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台北市兩所國中學生身體意象、重要他人情感關係與自尊之縱貫性研究
    (2008) 周維倫; Wei-Lun Chou
    摘 要 本研究採縱貫設計探討國中生身體意象、重要他人情感關係及自尊的變化趨勢,以及身體意象及重要他人情感關係對自尊的影響。以台北市某兩所公立國中九十四學年度七年級學生為母群體,隨機選取9班286名學生為對象進行三年追蹤調查。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及廣義估計方程式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三年5個時間點之整體自尊、自尊組成要素及生活自尊平均皆呈現中間偏正。 二、研究對象整體自尊在七至八年級間顯著上升,但八至九年級時則顯著下滑。家自尊在八至九年級間明顯上升。 三、研究對象三年各時間點之身體意象平均呈現中間偏正的情形。其中外表評價和身體滿意度在七至八年級間明顯上升,而外表適應及健康適應則在七年級間呈現先升後降的情形。 四、研究對象三年各時間點之重要他人情感關係皆呈現中間偏正情形,且三年間變化不大,呈現穩定狀態。 五、研究對象之性別會影響歸屬感、能力感、使命感、社會自尊及家庭自尊,且呈現女生高於男生趨勢。 六、除外表適應對身體自尊有負向影響力外,研究對象之身體意象對整體自尊、自尊組成要素及生活自尊均有正向影響力。 七、研究對象之重要他人情感關係對對整體自尊、自尊組成要素及生活自尊均有正向影響力。 關鍵字:自尊、身體意象、重要他人情感關係、縱貫性研究、國中生。
  • Item
    國中生愛滋病防治教學介入成效之研究
    (2018) 周維倫; Chou, Wei-Lun
    一、研究目的:設計適合國中生的愛滋防治多媒體教材,並評估課程介入對國中生在愛滋病知識、愛滋病度態度、愛滋病健康信念、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同性戀態度之成效。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立意取樣,實驗組及控制組前、後測準實驗研究設計,以新北市兩所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校內對照組及校外對照組各4個班。實驗組進行四週(每週一次,每次45分鐘)愛滋防治教學介入,對照組及校外對照組則進行原定健康教育課程。課程開始前一週進行前測,課程結束後一週進後測,共完成有效問卷317人(實驗組111人、校內對照組111人及校外對照組95人)。本研究以廣義估計方程式考驗實驗組、校內對照組及校外對照組教學介入後的差異。三、研究結果:國中生愛滋病防治教學課程介入後,實驗組的研究對象愛滋病知識、愛滋病態度、愛滋病預防行為意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同性戀態度優於對照組:實驗組的研究對象愛滋病健康信念部分層面優於對照組。四、結論與建議:依據結果,建議學校可參考本研究的內容與架構,對整體或高風險國中學生進行愛滋病防治教學介入,以提昇學生相關知能,進而在未來能達到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