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9) 溫密欣; Mi-Hsin Wen
    本論文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國中生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間的關係。研究母群體為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高雄縣某國中一、二、三年級之學生,採分層集束隨機取樣方法進行抽樣,共得有效樣本432份。研究工具採自編結構式問卷,以團體自填問卷方式收集資料,施測的時間為民國97年9月29日至10月7日止。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課後補習天數在3至4天,每週補習時數8至9小時;課後溫習天數在4至5天,每週溫習時數約10小時;父母教育程度以高中職及專科、大學畢業者居多,父親職業偏向技術性及半專業、一般公務員居多,母親職業則偏向無或非技術性工作者佔多數。 二、 研究對象具中上程度的運動享樂感與自覺運動利益,趨向中下程度的運動自我效能;家人、同學、朋友的運動支持以情感的運動支持影響最大,老師的運動支持則以訊息運動支持影響較大。 三、 研究對象大部分家庭都沒有運動場地及設備,運動器材則以跳繩、腳踏車、呼拉圈為主;社區運動使用場地以學校、公園、籃球場及體育場居多,運動設備以固定式的籃球框架及遊戲式的籃球機為主,運動器材則以腳踏車、籃球、羽球為主;學校運動場地以籃球場及排球場為主,運動設備也以籃球框架及排球網架為主,運動器材多使用籃球、排球、羽球、接力棒。 四、 研究對象每日有規律運動者約佔四成六,每週有規律運動者約佔四成一,顯示具有中等程度的規律運動;另每日約有四成四,每週約有五成二的研究對象接近有規律運動,因此規律運動的促進尚有待改進的空間。 五、 研究對象社會心理因素中之運動享樂感、運動自我效能、自覺運動利益與課後規律運動行為呈正相關;社會支持因素中之家人、同學、朋友運動支持及與課後規律運動行為呈正相關;環境因素中之家庭、社區運動器材設備與課後規律運動行為呈正相關。 六、 由迴歸模式分析發現研究對象運動自我效能愈高,自覺健康狀態愈好,運動享樂感愈多,社區運動器材愈完備,愈能增進課後規律運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