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小學童「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策略」效果之實驗研究
    (2006) 胡小萍; Hu,Hsiao-Ping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策略」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急救知識、急救態度、自我效能、預期急救行為之影響,並進一步探討國小學童對於該介入課程之評價。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分別進行三組不同急救教育策略介入研究,以士林區國小五、六年級學童自願參與者為自我導向組,另挑出性質相近的四個班分別進行資料自學及未介入組別。在實驗介入前,研究對象同時接受前測,藉以瞭解研究對象的背景並作為介入效果的評量基礎,後測則在課程結束後進行,以瞭解介入產生之立即效果;三個月後之後後測,則為評量介入產生的短期效果。所取得的資料以卡方檢定、變異數分析、配對t檢定、多元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所得到的結果如下: ㄧ、經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介入後,研究對象在「急救知識」及「自我效能」的後測及後後測得分之增進,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二、經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介入後,研究對象在「急救態度」的後測及後後測之得分改變,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三、經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介入後,研究對象在「預期急救行為」之後測得分之增進,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但於後後測得分則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四、「教學策略」是影響學童之急救知識、自我效能、預期急救行為的顯著因素,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在「急救知識」及「自我效能」的立即及短期效果皆優於資料自學及對照組,在「預期急救行為」的立即效果優於資料自學;但三組在「急救態度」的立即及短期差異不顯著。 五、經不同急救教育介入後,「性別」、「年級」及「受傷經驗」是實驗結束時或實驗結束後三個月急救知識、急救態度、自我效能、預期急救行為的影響因子。 六、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介入的評價方面,有高達七、八成的學童表示喜歡教學內容,且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方式對自己有幫助;對課程的整體感覺認為是好的,且認為非常符合自己的需要。 整體而言,藉由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介入方式,能有效的提昇緊急救護的相關能力。因此,建議針對本研究應用的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策略提供實務及相關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