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生活技能」為主的高中生性教育介入研究
    (2006) 高松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碩士論文 「生活技能」為主的高中生性教育介入研究 學生:高松景 指導教授:晏涵文 摘 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發展一個以「生活技能」為主,並運用「行為改變理論」,採取「多元策略」,且依據「全人發展」的性教育理念,強調培養正確「性價值觀」的高中學生性教育介入計畫,進行實驗介入,並評價其成效。以「生活技能」為主的健康課程與教學,是當前推動「健康促進學校」的基礎工作。此外,「生活技能」的教導必需與相關的「價值觀」聯結,以作為做決定的根據;因此,本研究也依據「全人發展」的性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價值觀」。 本研究採「不相等實驗組、對照組設計」,研究對象是採立意取樣方式,首先訂定符合研究目的參與本研究的學校條件,來選取實驗組及對照組學校各一所,經前測後測、後後測實驗組有效樣本數人數為111位,對照組有效樣本數人數為99人,總計為210位高一學生參與本研究。本研究性教育介入計畫的內容,主要是每週二小時,連續七週的強調「生活技能」與「性價值觀」的性教育課室內教學,並配合教學,實施「全校性宣導活動」與「親職性教育通訊」課後活動。全校性宣導活動是由學生意見領袖所舉辦一次「性與人權」的論壇,親職性教育通訊則是配合課程家庭作業的實施,共寄發二次給學生家長自行閱讀有關本介入課程的實施與如何與孩子溝通有關「兩性交往」的話題。對照組則沒有接受此套性教育介入計畫,只是依照學校原訂的教學與活動。在教學介入之前一週分別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之前測,於教學介入結束後一週分別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之後測,以了解介入之立即效果;再於兩個月(八週)後進行後後測,以了解介入之延宕效果。 本研究的評量包括教育成效評量及過程評量,教育成效評量採質量並重,質性資料的收集是採檔案評量及學生焦點團體等方式,主要在瞭解介入是否可增進學生對性價值觀的瞭解(例如:「全人的性」、「人性」、「人生價值觀」及「愛」等概念);量性資料則是透過自編的結構式問卷,用來測量介入對「性覺察度」、「性知識」、「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延後性行為發生及使用保險套的性健康行為意向」、「協商/拒絕婚前性行為之自我效能」、「兩性交往相關生活技巧」等。 研究結果顯示:以「生活技能」為主,運用「行為改變理論」,採取「多元策略」,並依據「全人發展」性教育理念的性教育介入,有顯著的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實驗組學生對「性價值觀」的相關概念,經質性分析都有良好的學習成長。學生對該次性教育介入的各項活動的過程評量獲得學生高達九成以上的滿意度,且認為生活技能為主的性教育介入計畫,值得推展。 關鍵詞:生活技能、行為改變理論、「全人發展」的性教育理念
  • Item
    高中生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介入研究
    (2009) 廖瓊梅; Liao Chiung-Mei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實施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介入後,對高中一年級學生兩性交往生活技能的自我覺察度、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之效果,並進一步了解實驗組學生對本次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的過程評價。 本研究設計採「不等控制組設計」,研究對象以方便取樣選取臺北市公立某兩所高中一年級學校的學生各三個班級,實驗組接受四週,每週一節課(50分鐘)的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介入,對照組則未接受教學介入,在教學介入前一週,兩組分別接受前測,教學介入結束後一週進行後測。所收集的資料以卡方檢定、配對t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所得到重要結論歸納如下: 一、 實施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介入後,對實驗組高中一年級學生兩性交往生活技能的「自我覺察度」、「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有立即顯著之正向效果。 二、 比較實驗組及對照組的結果發現有教學介入主效果,即實施教學介入後實驗組的學生之兩性交往生活技能的「自我覺察度」、「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都明顯高於對照組。 三、 針對教學回饋而言,而言,七成以上(74%)學生喜歡課程活動的設計;近八成(79%)學生表示此互動式多媒體教學是「有助於他們了解到與兩性交往相關的生活技能」、「建立積極、正向兩性交往的態度」、「更有把握做到健康兩性交往行為的自我效能」且「未來會依照互動式影片內教導的正向行為去做」。 綜合上述結論發現,本研究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的設計能達到兩性教育教學的目的,是值得推廣的性教育教學教材。
  • Item
    反校園霸凌之生活技能教學介入成效探討
    (2009) 彭彥淩
    霸凌行為在校園中屢見不鮮,儘管教育部的「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致力推動校園治安,但件數並沒有明顯的下降,顯示學校的輔導管教成效有限。故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國中生設計「反校園霸凌之生活技能教學介入」,並探討其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立意取樣台北縣某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一班共35人,校內控制組一班共34人,且為避免實驗污染,另取桃園縣某國中之七級學生為校外控制組共33人,合計共102名學生。實驗組每週接受兩節教學介入,介入時間共計十五週;兩組控制組不予任何介入。 本研究發現教學介入後,與校內控制組比較,實驗組被霸凌的經驗皆有統計上的顯著下降;與校外控制組經詹森─內曼法比較後發現,教學介入對於被霸凌經驗較為嚴重的實驗組學生,效果較顯著。在霸凌他人之行為方面,實驗組學生較校內控制組顯著減少霸凌他人的行為,與校外控制組比較後因樣本數較少,以致P值不顯著,但比例已經有明顯降低,加大樣本即可顯著,故本研究仍值得推廣。 本研究發現,配合各種生活技巧設計之課程,較僅教導同理心或情緒調適的課程,更能讓學生有效處理校園霸凌的問題。因此未來可推廣以生活技能為主的相關研習,讓教師能針對學生需求,設計適合學生的生活技能課程,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未來研究者可在本研究之基礎下加大樣本數進行介入,以增加研究結果的外推性,探討反校園霸凌之生活技能教學介入之成效。
  • Item
    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國中生兩性交往教學介入成效初探
    (2009) 顏君瑜; Yen Chun Yu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九年級學生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兩性交往」介入課程,探討學生接受課程後對兩性交往之約會、戀愛、情感衝突與分手處理、擇偶四大層面的知識、態度、技能的成效。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屏東縣某兩所國中九年級學生共254人,實驗組為研究者任教學校的學生有135人,對照組為鄰近國中學生共有119位。實驗組實施六週,一週一節的教學介入,對照組則不進行任何的介入。 研究發現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學生在約會、戀愛、情感衝突與分手處理、擇偶、兩性交往後測得分均高於前測,且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表示教學有顯著的成效,利用進步平均分數來比較,實驗組在約會、戀愛、情感衝突與分手處理、擇偶、兩性交往的進步分數皆顯著高於對照組。表示本研究的教學介入對學生約會、戀愛、情感衝突與分手處理、擇偶、兩性交往具有良好成效。 根據本研究結果,國中生對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兩性交往教學課程反應非常熱絡,配合現在資訊媒體發達,國中生普遍身心早熟,建議往後研究者能將兩性交往教學從較低年級開始進行。
  • Item
    以「生活技能」融入「消費者健康」教學之成效探討
    (2008) 張倫瑋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八年級學生設計「生活技能」融入「消費者健康」教學介入課程,進而探討「生活技能」融入「消費者健康」教學介入對八年級學生在消費決策過程因素(需求確認、資訊搜尋、方案評估、消費衝動與金錢管理)及消費行為因素(消費糾紛與處理與消費者新生活運動)的介入效果。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台中縣某兩所國中八年級學生共216人為研究對象,研究者任教學校為實驗組,共有105位學生,另一所國中則為對照組,共有111位學生。實驗組實施12週的「生活技能」融入「消費者健康」教學介入,對照組則不予任何介入。 本研究主要發現為「生活技能」融入「消費者健康」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學生在消費決策過程因素中的需求確認、方案評估、金錢管理後測得分高於前測得分,且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表示有顯著的成效,但資訊搜尋與消費衝動則無顯著成效,在消費行為因素中的消費糾紛與處理及消費者新生活運動均有顯著成效;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在消費決策過程因素與消費行為因素得分均高於對照組,且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表示消費者健康教學介入對學生消費決策過程因素與消費行為因素良好成效;在過程評價方面,有83.3%的學生認為對自己將來的消費行為有幫助,整體而言,學生對此課程多持正向評價。 在消費者健康教學方面,可與家政、公民老師一同討論,可給予學生更完整的概念或技能。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不影響教學理念與重要概念或技能的情況下,可適當調整授課時數。整體來說,生活技能融入教學效果很好,值得推廣到其他健康議題。 關鍵字:生活技能、消費者健康
  • Item
    以生活技能教學融入高中學生正確用藥教育之成效探討
    (2014) 林佳樺; Chia-Hua Lin
    本研究主要為針對高中三年級學生設計以「生活技能融入正確用藥」教學介入課程,進而探討生活技能融入正確用藥教學介入對高中三年級學生在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行為意圖及把握程度的影響成效。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某兩所高中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286人, 其中實驗組為台中市某高中三年級學生,共97人;校內對照組為同校某高中三年級學生,共95人;校外對照組為台中市另一所高中三年級學生,共94 人。實驗組學生接受六週以生活技能融入正確用藥課程之教學介入,而校內對照組學生與校外對照組學生則接受一般健康與護理課程。 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所設計之以生活技能融入正確用藥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學生各變項後測得分均顯著優於前測得分,表示介入有顯著成效;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在正確用藥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及把握程度的得分顯著高於校內、外對照組,表示正確用藥教學介入對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行為意圖及把握程度有良好成效;學生對課程整體滿意程度方面,有高達九成五持正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