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用社會認知課程對計程車司機失智症知識、態度與友善服務行為之成效研究(2024) 林柳吟; LIN, LIU-YIN本研究為運用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作為本研究之基礎,以SCT理論提到的環境、個人、行為與自我效能等重要概念,自編社會認知課程教案進行介入性研究,探討此介入課程對研究對象在失智症知識、態度與友善服務行為所產生的成效。本研究為兩組重複測量之類實驗研究設計,評值八週16小時之失智社會認知課程介入對計程車司機在失智症知識、態度與友善服務行為的影響。採立意取樣以北部某計程車大車隊共73位計程車司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35位接受課程介入,對照組38位則無介入措施。本研究課程單元為失智症的識能能力、同理反應能力、溝通能力與關懷行動能力等四大主題,課程內容包括:講授方式提升知識、失智症者或照顧者現身說法增加自我效能、失智症防治桌遊方式提供價值澄清與群體效能、VR虛擬情境演練增強行為與結果期望,以及建構支持性的環境等介入策略。本研究對象於課程介入前實施前、完成八週課程當下、課程後第4週及第12週進行四次的資料收集,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本研究之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八週社會認知課程訓練後,實驗組在失智症知識與態度面向比起對照組都有顯著的提升,且介入的成效在八週課程結束後之12週後仍具有延宕效果。在行為面向,研究結果顯示二組是有顯著性差異,此課程介入對實驗組有提升失智友善服務行為之成效。本研究建議進行失智症相關研究調查時,儘量避開每年九月份之國際失智症月,以減少環境干擾因子之影響。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我國公共運輸業及職場推動失智友善場域議題之政策與實務訓練策略上的參考依據。Item 長者友善照護教育訓練對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之技能等相關成效(2022) 姚星貝; YAO, Hsing-Pei本研究旨在運用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的自我效能,導入護理人員高齡核心照護教育訓練課程,探討護理人員於高齡核心照護教育訓練課程的高齡照護知識、態度、技能之相關成效。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設計立意取樣於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共90位(實驗組47人、對照組43人),研究工具以「高齡照護核心知識問卷、高齡照護核心態度量表、高齡照護核心技能量表」,在高齡照護核心教育訓練課程前及課程後再次評估高齡照護核心知識、態度、技能。本研究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在教育程度在大學四技較五專對高齡技能有顯著性差異。 二、 研究對象中護理進階1比護理進階2在高齡態度更為正向且有顯著性差異。 三、 研究對象有接受過高齡在職相關教育訓練的高齡態度顯著優於沒有接受過高齡在職相關教育訓練且有顯著性差異。 四、 研究發現實驗組高齡照護核心教育訓練課程介入後,護理人員在高齡照護知識及技能皆有顯著提升,惟高齡照護態度未達顯著。 五、 研究發現對照組中,在高齡照護知識前後測有達顯著差異,而在高齡照護態度及技能尚未達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