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0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羽球後場反拍下壓球之運動學分析(2014) 鄭任佑選手在後場利用反拍擊球可以取代繞頭正拍擊球,使球場上的位移減少達到節省體力的效果,擊出優質的反拍切球和反拍殺球能在比賽中達到轉守為攻的效果。目的:本研究主要透過羽球反拍切球和反拍殺球在擊直線和對角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了解不同路線反拍下壓球技術的運動學現象,另外藉由優秀羽球選手之運動學資料,來瞭解反拍下壓球動作的特徵,以提供教練日後教學與選手訓練的參考依據。方法:以八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為受試者,使用8部(Vicon T20) 紅外線攝影機 (250Hz) 及Nexus1.7軟體來蒐集動作影像資料,再以Visual 3D軟體計算運動學數據;所有參數均透過SPSS 20.0版統計套裝軟體來計算,並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來檢定,若達顯著則進行事後比較,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反拍直線切球擊球點的重心前後位置與其它三種擊球技術有顯著差異(-0.12m),所以反拍直線切球的擊球點會在重心的後面。由擊球點與重心左右位置、拍面與額狀面角度和擊球瞬間肩關節的角度,可以看出反拍擊對角球時揮拍軌跡會從外側往內側揮擊以增加擊球角度。Item 高中羽球選手不同殺球動作之三維運動學分析(2003) 張少遜; Shaw-Shiun Cha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高中羽球選手不同殺球動作之三維運動學分析 研究生:張少遜 指導教授:黃長福 博士 摘 要 本研究是以三維空間攝影,針對八名平均身高174.1公分,體重67.3公斤,年齡18.4歲,全國中學運動會羽球項目第三名的高中羽球選手,在實施模擬移位原地殺球與跳躍殺球動作進行運動學分析。旨在了解及探討不同殺球動作擊球時之三維運動學參數。本實驗以Redlake 高速攝影機二台,以250Hz拍攝、Motus影片分析軟體、SAS 8.02版統計分析軟體計算分析,以相依樣本t考驗檢驗殺球與跳殺的運動學參數關係,得到下列結果: 一、高中羽球選手之殺球與跳躍殺球,因跳躍的動作而增加擊球的高度,使得飛行角度跳殺大於殺球。 二、不同殺球擊球點離地面的高度,跳殺高於殺球。 三、從重心最低點到擊中球瞬間的重心最低高度、最低重心高度與身高比、 擊球霎那重心高度、重心提昇高度、擊球時重心與身高比、前後位移距離、重心移動合速度及動作時間,跳殺變化明顯高於殺球,主要因深蹲及起跳的動作的所造成的。 四、從羽球的擊球高度與重心高度距離、水平距離、擊球之上肢段各關節角度的平均值相近,顯示高中羽球選手不論殺球或跳殺的擊球動作俱有一致性。 五、高中羽球選手擊球時,上肢段的肩關節較為伸展,肘關節角度較為彎曲,且手腕的角速度較快,扣腕動作明顯,有利於球速。 關鍵字:運動生物力學、羽球、殺球、跳殺、運動學、三維空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