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以「說」帶「寫」之議論文寫作教學行動研究-以八年級國文科為例
    (2016) 丁秀妃; Ting, Hsiu-Fei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法,探討以「說」帶「寫」的議論文寫作方案,在八年級國文課進行寫作教學的活動。研究者以八年級國文科教材為媒介,於課堂中引導學生建構議論文寫作的歷程性活動,以幫助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上有所進步並提升寫作能力。 為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包括:學生課堂練習的學習單、作業、作文、學生課後回饋紀錄,以及研究者自己的省思札記、課堂觀察紀錄、與學生個別訪談、諍友會談紀錄,來檢視學生議論文寫作上的改變情況,以及學生對於課堂引導過程的表現情形。 經過四個多月共五篇課文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教學後顯示:透過「以說帶寫」幫助學生主動建構議論文的知識;課堂教材、說話與寫作緊密結合;透過「以說帶寫」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能力與思考能力;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與建構,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以便後續教學修正與實施之依據,同時作為未來在國文科、其他議論文類型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參考。
  • Item
    建構以食安議題為核心之國小媒體素養課程方案─以食品添加物為例
    (2017) 潘香汝; Pan, Hsiang-Ju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食安議題發展成媒體素養課程,融於國民小學健體領域,並探討學生的媒體素養表現,及實施過程對教師教學專業知能的影響。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之桃園公立小學六年級班級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共30位學生,進行為期十周,共計25堂的行動研究。課程一共進行兩階段,研究者根據第一次課程進行的結果,將問題修正,重新設計及實施。教學主題依據學生興趣,聚焦食安五大議題中的「食品添加物」。本研究採用參與觀察、訪談、研究者省思日誌與文件分析,歸納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認為採課程生態實踐模式發展融入式媒體素養課程為佳,課程發展從分析、情意覺察進而動手實作,三面向逐層遞進可提升學童媒體素養。 二、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切合時事及學生興趣,在主題、新聞文本選擇、輔助資料的選取上,以學童平時易懂、常接觸的媒體資料為主軸。 三、教學策略應從解析新聞開始,邀請相關人士現場論述新聞,比較報導文本,進一步編輯仿作與拍攝體驗,提升學生理解訊息產製與權力的關係。 四、經過行動研究不斷反省、修正的過程,研究者同時獲得媒體素養課程發展與食安議題的專業成長,拉近理論與實務的差距。   最後,本研究針對行動研究過程中遭遇之問題提出建議,期能提供日後從事媒體素養教育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
  • Item
    人之初,性本「單」?國中國語文繪本教學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
    (2019) 黃郁庭; Huang, Yu-Ting
    本研究建構一套國中國語文繪本教學之多元文化課程,目的在於透過繪本教學與閱讀改善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和提升閱讀興趣。本研究以國中八年級一個班級為研究對象,採用行動研究取向之課程設計與教學,輔以學習單、訪談、觀察記錄、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整理,從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專業成長三層面,探究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實施。 研究結果如下: 一、建構以打破學生性別刻板印象、提升性別平等涵養和閱讀興趣為目標之多元文化課程方案; 二、多元文化課程有效改善學生性別刻板印象、增進對他人的包容與尊重並付諸實踐; 三、運用合作學習和寫作評量進行繪本教學能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溝通和反思力; 四、議題融入教學提升教師多元文化課程設計能力和專業成長。
  • Item
    高一歷史「做筆記」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
    (2019) 林靖于; Lin, Ching-Yu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如何於高中歷史課程融入「做筆記」的教學策略及其效果。研究目的如下:一、規劃與實施一套適用於高一歷史「做筆記」的課程。二、探討教導高中「做筆記」策略,與做筆記成效之間的關係。三、探討教導高中「做筆記」策略,與學生學習態度間的關係。四、探討教師實施「做筆記」教學策略的反思與專業成長。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取徑,研究場域是一所位於臺北市內的公立高中,透過第一次歷史段考成績做立意取樣,挑選兩班性質相近的班級做實驗組(29人)以及對照組(33人)。教學過程分成三階段,依序為奠基期、實踐期及修正期,藉由實施教學方案、搜集相關資料和反思與修正課程循環方式進行。在實驗前、後兩組學生皆進行做筆記的測驗,測驗結果請校外諍友依據表3-3-1評分規準進行評分,研究者將評分結果以SPSS做資料分析。輔以學生筆記、問卷調查、教師省思札記、影音紀錄等等方式進行三角檢證,藉此了解在教學介入後,能否提升學生做筆記成效以及探究學生學習態度。研究結果顯示,「做筆記」教學策略融入高中歷史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生筆記成效;在學習態度上,約有七成的學生積極參與課程;且研究者執行「做筆記」教學策略能增進省思與專業成長。此外,本研究亦對「做筆記」教學策略融入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過程,做詳細的紀錄與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