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實施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
    (2014) 吳盈慧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融合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與拼圖法第二代兩種合作學習模式形成之教學步驟,發現教學行動中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探究學生學習成長與教師教學省思,並提升研究者之教學專業。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式,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共22名學生,研究學科領域為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主要教材來源為康軒版教科用書。研究者透過教學觀察、學生及研究協同教師訪談、教學省思札記、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並進一步分析、歸納出研究結果。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在發現教學現場所遭遇到的問題後,藉由行動研究歷程,融合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與拼圖法第二代兩種合作學習模式形成教學步驟,面對實施此教學步驟中遭遇到之問題,發展問題解決策略,發現對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省思皆有正向影響。 二、合作學習的教學行動中,對不同發表意願、表達能力、人際互動技巧、學習能力之學生,在發表、溝通、人際互動與學習評量方面皆有所成長。 三、透過問題釐清與描述、行動方案擬定與執行、資料蒐集與驗證教學行動成果、內省並與他人對話、研究過程文件化的行動研究歷程中,有助於研究者解決教學現場遭遇到的問題,提升教師專業並重視自我教學省思。 根據研究結果,從學校行政、國小班級實施合作學習及後續研究三方面,提供具體建議。
  • Item
    心智圖融入國中公民科教學實踐之研究
    (2018) 盧玉惠; Lu, Yu-Hui
    本研究主要目的探討心智圖融入公民科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以台北市快樂國中七年級學生共26位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心智圖教學。以「課堂觀察」、「問卷」、「學習單」、「訪談大綱」等為研究工具,根據研究目的,將上述工具進行分析。研究者根據研究過程及結果提出省思,並對後續教學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教學及研究之參考: 一、心智圖融入公民科教學的整體規劃與實施部分:教師訂定的教學目標應著重在培養學生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教學方案與內容規劃應朝向多元與豐富,並應確實指導學生掌握心智圖策略以運用學習材料完成學習;教學活動安排,宜視教學情況適時調整活動與學習材料,讓學生學習更有效果;研究者與協同教師及學生間共同建立 Rubrics評量規準並能達成共識,使學生能掌握優勢,知道運用心智圖策略;分組合作教學情境,安排合宜座位,有利於同儕間互相指導與學習。 二、心智圖融入公民科教學後,學生在公民科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同儕合作能力等均有所提升;唯因學生心態所致,在自主學習與運用學習策略表現需再加強。 三、心智圖融入公民科教學,教師在進度與趕課壓力下,每堂課的融入課程不宜規劃太多;對於學習動力低並藉同儕合作聊天者,將其安排特殊座位或是賦予其任務,使其態度與行為改變;另外研究者因為受限於研究時間與設計 Rubrics 規準能力,Rubrics評量規準的恰當性應與教師與專家進行討論,對其內容部分需不斷地修正,以讓學生明確清楚評分標準,以利學習。 四、心智圖融入公民科教學後,教師在專業成長部分:能翻轉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意義的學習;能分析教學情境,發現問題並改進之,提升行動研究的能力;能嘗試Rubrics評量規準,提供學生多元表現機會,培養學生多元的能力。 關鍵詞:心智圖、同儕合作學習、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