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0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學生在學思達國文課學習經驗之探究(2021) 吳仲婷; Wu, Chung-Ting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生對學思達國文課的看法與感受 藉由問卷、觀察與訪談方式蒐集資料研究場域為台北市一所公立國中研究參與者為剛升上七年級共 2 2 位學生。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結論為:一、學生認為學思達國文課是「好玩」、「有趣」、「很輕鬆但不會放縱」、「比較多討論、可以發表個人意見、會分組、自己想答案」的課,前二項與老師的教學活動有關,後二項能彰顯學思達教學的理念 。二、學生認為學到的屬於認知層面及情意層面與一般國文課所學的內容相同 ,而技能層面的團隊合作、溝通表達與自學能力較能彰顯學思達教學的理念。三、學生在課堂中主要經由老師引導及自編講義來學,並從中培養自學 與思考能力。四、學生認為課本習作是簡單的,但考試是困難的其遇到的困難為成語、字音字形、文言文、閱讀手寫題 。五、對上台發表會緊張與不緊張的學生佔各半 ;過半數的學生表示不喜歡上台發表,因怕講錯 、 同儕反應;學生認為上台發表的幫助為有勇氣發表 。六、學生認為小組學習有同伴、可以互助共學、能意見交流、傾聽他人想法對學習有幫助 但也有學生認為要看組員是否配合 。七、學生準備考試的方式為寫國字注音、看課文、看補充講義、看注釋;學生對於學好國文的看法可分為考試導向、實用取向。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從二個面向提出研究建議。在教師教學方面學思達結合多元教學能有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在培養學生自學時 需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要領; 對於小組學習 教師可在巡視課堂中提供協助 讓未能積極參與的學生可以參與討論;在上台發表方面 營造友善、尊重包容的學習氣氛能鼓勵學生更有勇氣上台發表。在未來研究方面建議研究者可進行縱貫性研究比較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思達教學下學習的轉變與進步, 或比較不同程度學生的看法, 將能了解更全面的學生的學習經驗。Item 地理為生活?-國一學生地理學習經驗之探究(2019) 莊孔一; Chuang, Kung-Yi地理學是一項與生活連結的學科,然而,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學習地理科的過程中是如何形成學習經驗,又是如何詮釋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連結,卻鮮少受到學校地理教育的關注。於是,本研究之目的旨在瞭解國一學生學習地理的經驗樣貌,從中理解學生如何詮釋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連結。本研究以臺灣北部地區某所國中的一個國一班級的地理課堂,作為研究場域及個案,進行一個學期的課堂觀察與學習文件蒐集,並綜合兩位研究參與者的深度訪談資料,藉此探究學生的地理學習經驗及與生活連結的詮釋。研究結論如下:(一)兩位國一學生地理學習經驗的樣貌反映在其設想、參與及描述的差異;(二)兩位國一學生詮釋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連結,呈現具體至抽象的多種層次。Item 國小學生性別意識的形塑、轉化與斷裂:性別議題融入教學的學習經驗研究(2018) 廖昱維; Liao, Yu-Wei過往研究與教學實務鮮少重視學生的聲音,即便學生處在課程轉化過程中的關鍵位置。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教師的性別課程意識、課程設計及運作過程,並聚焦在學生與性別議題相關的學習經驗及性別意識發展情形。基於此,乃採取個案研究法的質性研究取徑,以臺灣東部一所國民小學的為研究場域,選擇一位男教師及其任教的十位班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並藉由參與觀察、訪談及相關檔案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研究資料。 綜合各項資料分析,本研究主要結果有六點。第一,教師的性別課程意識將持續引導後續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過程。第二,學生對課程內容存在覺知與詮釋上的差異,且教科書文本以外的課程內容較能喚起回憶。第三,學生對課堂性別知識的詮釋涵融學習觀、個人成長經驗及家庭生活經驗的交互影響。第四,國小學生的性別意識涉及受壓迫的成長經驗、原生家庭的性別秩序、班級同儕互動、課堂學習及自主學習等五個向度經驗所形塑。第五,性別議題融入教學作為一種女性主義論述具有轉化學生性別意識的作用,但仍受制於學生性別位置、關係認知及家庭性別結構,進而生成意識的斷裂發展。第六,不同性別學生的性別意識發展在「對文本內容的詮釋」及「與他者疏離」上具有細微差異。基於這些研究發現,本研究進一步提供未來研究及教學實務上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