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差異化教學融入國中英語科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2020) 翁雅欣; Weng, Ya-Hs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差異化教學對國中英語補救教學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並敘述學生對課程的想法與感受,過程中教師如何解決教學困境,並從中學習成長。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七位英語科補救教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男生六名,女生一名,進行為期七週,每週一節課,每次四十五分鐘的差異化教學課程。透過質性資料蒐集,包括錄影、單元學習單、課堂回饋表、教師教學省思、訪談紀錄,分析學生的學習反應;輔以量化資料,包括英語態度問卷、英語成就測驗、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測驗等作為測量工具,並在教學前後,實施前、後測驗,檢視差異化教學是否能提升國中補救教學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本研究結果顯示:以學生起點行為和學習困難為基準所構思的差異化課程,較適合補救教學的學生學習;差異化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以異質分組和多元評量達到差異化教學的補救學習成效;教學成效與教師關照學生身心健康及投入的個別輔導時間有關;教師提升差異化教學課程的設計能力。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差異化教學實施於英語科補教教學提出具體建議,以供英語教師與未來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
  • Item
    數位化補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
    (2012) 謝彩鳳; Hsieh, Tasi-Feng
    本研究透過「後設分析法」(meta-analysis),探討數位化補救教學與傳統補救教學對學生認知及情意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將研究變項分為文件性質、受試者性質、研究方法性質與研究案性質等四大類,各類之下又細分成二十一個子變項來探討是否會造成學習成效之差異。 本研究中,認知學習共蒐集38篇研究案;情意方面,則有15篇研究案。各篇研究文獻之量化數據皆換算成效果大小值(Effect Size),以進行各變項之同質性考驗。經統計分析後,結果如下: 壹、 整體成效 一、認知學習:數位化補救教學可以提升學生認知學習成效,其整體效果量為 0.3223達微量正向成效,顯示數位化補救教學優於傳統補救教學。在分析的 研究報告中,有七成八的研究支持數位化補救教學的認知學習成效。 二、情意學習:顯示在學習動機及態度上,使用數位化補救教學的方式會優於傳統 補救教學,其整體效果量為0.3178,達微量正向成效。在分析的研究報告 中,有九成五的研究支持數位化補救教學的情意學習成效。 貳、 各變項之分析 一、認知學習上「工具信度」變項達顯著水準。 二、情意學習上「實驗教學場所」變項達顯著水準。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教育應用與相關研究建議。
  • Item
    高職生英語文法補救教學學習狀況之探討
    (2018) 郭育如; Kuo, Yu-Ju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語文法補救教學對高職二年級學生學習成就的情形以及在補救教學之後學生英語學習態度的改變。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以基隆市某高職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研究目的以及文獻探討,在實施英語文法補救教學之後,進行測驗、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問卷與個別訪談。實施測驗之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學習成就;而英語學習態度問卷和個別訪談則是要了解學生在補救教學之後態度的改變。整合質性與量化的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英語文法補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有正面幫助;依學生個別差異設計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及營造適合學習的學習氣氛對補救教學有正向幫助;多數學生在英語補救教學後,提升對學習英文的興趣和信心,對學習英文的態度更積極主動。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針對未來研究、教育人員以及政策推動人員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