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4
Browse
2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地區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實施討論式教學的現況研究---教室經驗、師生觀點與影響因素(II)(2006-07-31) 董秀蘭公民們參與高品質的公共對話以尋求解決社會問題是健全民主社會的重要表徵。以 培育健全公民資質為主要核心的社會學習領域,應致力於發展學生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 能力;討論教學法即是培養此種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於討論教學法的研究,國外已有相當多的實證文獻;但國內除了少數介紹此種教 學法的文獻外,對於此種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情形,以及教師和學生對此種教學法的 觀點與實際經驗等,少有實證性的研究。緣此,本研究擬以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的教 師與學生為對象,實際瞭解我國社會領域課堂實施討論教學法的情形,教師對討論教學 法的觀點與影響教師實施/不實施此種教學法的因素,以及學生對討論教學法的評價和 影響學生參與討論的因素等問題。 本研究將採用質量混合研究法進行研究。第一年將進行以國中教師和學生為對象的 問卷調查,瞭解教師與學生對討論式教學的基本觀點與社會領域課堂實施討論教學法的 一般情形。此外亦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選擇學校和課堂進行第一輪的教室觀察,瞭解 教室內實施討論教學法的實際情形(例如:是否實施、討論時間長短、討論的型態等), 探究影響討論式教學成效的因素。第二年則對參與第一輪觀察的教師繼續進行第二輪的 教室觀察,以檢驗問卷研究的結果,並依據兩輪教室觀察結果選取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度 訪談,探索教師實施或不實施討論式教學的內在經驗,以及學生參與或不參與課堂討論 的經驗與想法。 本研究係探討社會領域討論式教學的第一個實證研究,研究結果將提供珍貴的第一 手資料,貢獻於三方面:(1)瞭解教師實施討論教學法的實際問題與需求,(2)瞭解學生 不參與討論的原因及解決之道,以及(3)做為改進教師進修課程、提升其專業能力的參 考。Item 「議題中心教學」對高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1999-07-31) 廖添富; 劉美慧; 董秀蘭Item 台北地區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實施討論式教學的現況研究---教室經驗、師生觀點與影響因素(I)(2005-07-31) 董秀蘭公民們參與高品質的公共對話以尋求解決社會問題是健全民主社會的重要表徵。以 培育健全公民資質為主要核心的社會學習領域,應致力於發展學生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 能力;討論教學法即是培養此種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關於討論教學法的研究,國外已有相當多的實證文獻;但國內除了少數介紹此種教 學法的文獻外,對於此種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情形,以及教師和學生對此種教學法的 觀點與實際經驗等,均缺乏實證性的研究。緣此,本研究擬以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的 教師與學生為對象,實際瞭解我國社會領域課堂採用討論教學法的情形,教師對討論教 學法的觀點與影響教師採用/不採用此種教學法的因素,以及學生對討論教學法的評價 和影響學生參與討論的因素等問題。 本研究將採用質量混合研究法進行研究。第一年將進行以國中教師和學生為對象的 問卷調查,瞭解教師與學生對討論式教學的基本觀點與社會領域課堂採用討論教學法的 一般情形。此外亦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選擇學校和課堂進行進行第一輪的教室觀察, 瞭解教室內運作與經驗討論教學法的情形,探究影響討論式教學成效的因素。第二年則 繼續進行第二輪的教室觀察,並依據兩輪教室觀察結果選取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度訪談, 探索教師採行討論式教學的內在經驗,以及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經驗與想法。 本研究係探討社會領域討論式教學的第一個實證研究,研究結果將提供珍貴的第一 手資料,貢獻於三方面:(1)瞭解教師實施討論教學法的實際問題與需求,(2)瞭解學生 不參與討論的原因及解決之道,以及(3)做為改進教師進修課程、提升其專業能力的參 考。Item 案例教學法應用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之實證研究(I)(2008-07-31) 董秀蘭案例教學法符應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與教學創新的需求,為達成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發展可行、有效的替代性創新教學法,進行案例教學的實證研究至為重要。 除了缺乏適用的案例外,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若欲實施案例教學可能面臨哪些困境、案例教學如何評量、學生在案例學習中可能遭遇的問題、以及學生對案例學習的想法與評價等,亦缺乏實證的研究。因此,研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適用的案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案例教學的實證研究,確有實務需求的急迫性。 緣此,本研究將以二年的時間,採質量混合研究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以達成下列的研究目的: 1. 研發適於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的案例和教學策略; 2. 研發適於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案例教學的評量策略與工具; 3. 瞭解國中教師發展和撰寫案例面臨的問題、所需的專業知能與協助; 4. 探究國中階段影響案例教學實施的可能因素、限制與因應策略; 5. 探究國中學生在社會學習領域案例學習方面的課堂經驗、想法與評價; 6. 建構社會學習領域案例教學的實證理論; 7. 對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實施案例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不但是探討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案例教學的第一個實證研究,亦將研發12則教學案例和發展相關教學策略與評量工具,研究結果將提供珍貴的文獻資料,可做為改進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重要參考。Item 「議題中心教學」對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1998-07-31) 廖添富; 董秀蘭; 劉美慧Item ICCS 2009認知測驗與我國相關中學學生公民教育學習成就評量之比較(2012-06-01) 鄧毓浩; 黃美筠; 董秀蘭; 林佳範Item 漂泊的靈魂:臺灣中小學國家認同教育的擺盪與挑戰(基礎教育學報(初等教育學報), 2008-01-01) 董秀蘭Item 我國現行教科書審定的理想與實際(國立教育資料館, 2011-02-01) 朱美珍; 董秀蘭本文以課程審議為立論基礎,從國立編譯館審定行政人員的視角,檢視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機制,並探討影響教科書審定運作之條件或脈絡。本文採深度訪談法,立意抽樣訪談5 位審定行政人員,運用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探究教科書審定的實際運作圖像。從結果分析發現,實務運作圖像與制度設計立意呈現若干差距,例如委員會組成未盡符合適才適任原則;審定過程產生受制於人、關係、立場及時間等因素,使得審委之間或審委和編輯群之間,未能充分地理性論辯。此外,教科書內容因書局商業競爭的利誘和審委特定的審查理念等因素,使得教科書的審定結果未必合乎公共利益和多元化,造成教科書開放審定政策立意與預定期待相互背離。本文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教科書審定及後續研究之建議。Item 案例教學法在國中階段多元文化教育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8-06-01) 董秀蘭Item 我國公民教育革新之反思(國立教育資料館, 2009-04-01) 劉美慧; 董秀蘭我國近年積極參與國際教育組織主導的國際評比調查研究,其中一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於2007年申請加入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這是我國首次完整參與國際公民教育調查計畫,希望參與此項研究累積台灣的國際公民教育研究成果,並透過國際比較進一步瞭解我國中學生在公民教育與素養上的成就表現。本文首先介紹國際公民教育的三階段研究,其次從知識內容、情意─行為、認知等三個範疇,分析「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的公民素養評量架構,最後從公民知識概念、情意行為、分析推理能力、區域公民模組等四方面,探討「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評量架構對我國公民教育的啟示。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