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晉升,還是離退?中共黨政菁英仕途發展的競爭性風險分析,1978~2008(臺灣政治學會, 2009-06-01) 黃信豪本文主旨爲探討中國大陸1978至2008年曾出任黨政正部級領導職務菁英的仕途發展模式。雖然近年來外界關注到中共菁英日益具備高學歷、技術專業化的共同背景,然而既有文獻僅關注菁英組成的特徵演變,菁英仕途發展模式成爲被忽略的研究課題。基於政權演變與組織邏輯的理論視角,本文闡述中共如何在緊握專政的基本原則下,呈現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與治理需求的人事安排。本文認爲,由於中共改革開放的調整路線主要來自於領導人更替下的偏好改變,在未迫適應環境的調整下,任何因應黨路線轉變的人事調整,將必須限制在維持黨專政的根本目的內。因此,不受到黨政治忠誠認可的專業菁英,將隨著時間不斷遭到更替;而能夠快速晉升至領導人者,也多是黨透過黨職歷練以確保其政治忠誠的領導幹部。這些仕途發展模式,透露出爲何中共得以在改革開放後追求經濟成長與現代化建設,亦能維持一黨專政的獨特演變路徑。Item 有限活化的中共菁英循環(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10-12-01) 黃信豪本文以中國大陸1978至2008年出任各屆黨政正部級(含以上)職務的領導菁英為研究對象,探討中共高層官員的組成特徵與其演變趨勢。基於一系列的趨勢分析與模型檢驗,本文發現即使中共選拔年紀較輕、具專業技能領導幹部來回應黨經濟現代化建設的目標需求,但在黨務部門的菁英甄補卻存在著不變的政治考量:包括政府菁英專業化轉型先於黨務菁英:黨務、政府菁英政治性條件的差異迄今未出現系統性的改變;中共透過「黨職經歷」的政治篩選建立菁英接班的升遷管道等。這些強調政治憑證重要性的跨時趨勢,與既有文獻較偏重社會流動的論述存有一定程度的落差。為此,本文從政權屬性的視角嘗試建構「有限活化」的概念來予以解釋。本文除了闡述菁英的有限活化在政權演變上的意義,也討論其對中國大陸未來政治發展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