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2012-07-31) 黃美筠
    國內外對理財教育需求的覺知增長迅速。中小學理財教育日益進展的同時,居於推動理財教育成敗關鍵的,負責教授理財教育的教師的教學能力與需求卻很少受到關注。 而在中小學擔任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並未被期待於要擁有像其他科目所謂的能夠勝任該課程的合格證書的要求,事實上,因為理財教育的概念或主題主要散佈在社會、公民、家政、綜合活動等科目的課程綱要中,因此這些專業各異相關科目的教師,即使可能對理財教育所知有限,也被迫承擔了理財教育的教學責任。在理財教育日益重要的情況下,這些來自不同專業的教師準備好了嗎?他們所需要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為何?師資培育者應該如何建構理想的理財教育的師培課程呢?此正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及進行深度訪談與德懷術問卷調查,建構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並對中小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之師資培育課程規畫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將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之研究
    (2011-07-31) 黃美筠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引發的金融海嘯的確突顯了理財教育的重要,但即使沒 有此項金融危機,金融市場的發展與人口、經濟與政策的改變都說明了理財教育 在現今社會的重要性。 台灣最近幾年的調查顯示國人平均金融知識水準不高,學生族群平均成績更 低。教育部也體認到理財教育需求的急迫性,配合行政院金管會所推動之「金融 知識普及計畫」,決定一百學年度起九年一貫課綱中增加金融理財知識;一o 三 年起,納入國中基測考試範圍。金管會業已編製了《個人理財-國中篇》做為國 中階段推廣理財教育的教材。 惟該等教材對於以何種教學策略融入學校課程卻未多加論述,而此正為研究 者所欲加以探討的地方。因為在已滿檔的中小學課程中,勢難增加此一新的領域 教學,而現行課程中雖然有很多機會可以從事理財教育,卻沒有一貫的涵蓋那些 可以立即被標記為理財素養的重要主題。此外,課程的實施又如何能引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以及「能知」且真「能行」呢? 是以本研究擬以過去三年研究者在中小學理財教育課程與教學方面的研究 為基礎,由實務上驗證金管會教材融入國中各學習領域或科目教學中的可行性與 適當性,以及探索若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由做中學去進行教學之成效,以期能 發展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模式,以推廣應用於國中的理財教育教學中。
  • Item
    理財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 策略與實施之研究(I)
    (2008-07-31) 黃美筠; 紀博棟
    金融環境不斷地、快速地變遷,以及日增的多元選擇,意味者今日的消費者 需要較以前更高層次的理財素養。擁有理財知識才有能力做出明智的決策,是以 成為具有理財素養的公民是十分重要的。理財素養是一種重要的終生技能,因為 這些理財的決策對於未來的理財福祉具有長期的後果。 在學校教導理財教育開啟了為學童準備好成為有能力的消費者與家庭資產 管理者的過程。而透過學校的課程,例如數學、社會等科目傳遞理財教育的概念, 則提供了教導學生理財技能更有效的方法。此等策略為理解個人理財概念提供了 一個情境,增強了原數學、社會等科目的教導,且使理財教育較不易因為預算或 資源稀少的理由而被排擠於學校課程之外。 關於理財教育學校教學的研究,已有相當多的實證文獻,但少有聚焦於中小 學連貫性的理財教育課程的研究,台灣亦無此種實證性的研究。國內中小學理財 教育的實證研究多為對學生理財認知與態度的研究,而少數牽涉到課程的研究, 亦僅侷限於某特定理財課程主題與數位化教學的研究。緣此,本研究擬以中小學 理財教育的課程內容、如何融入與實施策略等問題為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將採用質量混合法進行研究。第一年將建構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的課 程綱要,包括範圍與教學順序。同時進行我國中小學課程的研究以及以中小學教 師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瞭解現存各科課程綱要有無機會融入理財教育。第二年則 將進行理財課程在小學實施的實驗教學,將研發教材、教學策略與教學計畫,以 瞭解課程如何能有效的實施及其影響因素。第三年將重複第二年的研究工作,但 將重心移至中學階段理財課程的實施實驗教學。此外,第二、三年並將依實驗教 學結果,選取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度訪談,探索教師和學生對理財教育教與學的經 驗與想法。 本研究係探討理財教育融入台灣現行課程的可行性與實務性的第一個實證 研究,研究結果將提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貢獻於三方面:(1)瞭解中小學理財教 育的一貫性課程,(2)瞭解中小學教師實施理財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與需求,以 及(3)做為政府在學校方面推動理財教育普及計畫的參考。
  • Item
    經濟推理思考教學運用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II)
    (2005-07-31) 黃美筠
    經濟學科在九年一貫課程中主要融入社會學習領域。由於經濟學的核心 概念即為選擇,是以經濟學是一門理想的發展批判性思考、做決策能力的 學科。此正與社會學習領域十大課程目標之第七、八項相符。可見在新的 課程中,經濟學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視。 由於學習領域的實施,使得教師在課程與教材的研發角色益形重要。社 會學習領域師資培育機構應如何調適、提供該領域教師進修的機會,俾能 加強他們的經濟教育專業知能,使他們能保持與學科領域同等的進步,且 有意願創新教材教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建構國中階段經濟推理思考的教學模型與課程方案,並將此 課程方案實際運用於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上,以配合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 上述目標。教師將可以這些課程方案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而參與課 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過程中之「行動研究」而發現問題並提昇其能力。 本研究擬進行二年,所提之第一年計畫主要在建構國中階段經濟推理思 考的教學模型,其中以文獻探討釐清經濟推理思考教學與一般思考教學的 關聯性、並進行「社會學習領域」所涵蓋之經濟概念的分析,以作為本教 學模型課程方案設計的基礎,同時成立課程設計小組編製具體可行之課程 方案。而第二年之研究重點將致力於對此套課程方案實施後之評鑑和檢 核。採行方法和步驟為:應用此課程方案於實際教學中,採行行動研究、 以評估其成效。最後,若經教學實驗後,檢驗此套課程方案是適切可行, 則本研究將透過教學觀摩與教學研討會之舉辦或發表,以推廣此課程模式 於其他學科中。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釐清經濟推理思考教學的本質和義涵。 (二)、融合各種思考教學的理論,建構經濟推理思考教學的模式。 (三)、分析「社會學習領域」所涵蓋之經濟概念以為設計課程方案之參考。 (四)、運用所設計之課程方案於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中,以驗證其可行性。 (五)、瞭解經濟推理思考教學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影響。 (六)、綜合前述成果,擬具革新教學之建議,並推廣於社會學習領域各學 科的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