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人工智慧素養測驗發展及其與科技素養之相關研究
    (2020) 陳璽宇; Chen, Si-Yu
    本研究以教育部《和AI做朋友》系列教材為主,發展一份「人工智慧素養測驗」,據此分析我國當代高中生的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素養表現情形與差異性,包含AI知識、AI技能、AI態度三個構面。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不同資訊來源之高中生是否會在AI素養的表現上有所差異或趨向,同時以洪國峰(2016)所發展之科技素養量進行測驗,並透過統計工具SPSS分析AI素養與科技素養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主要結論:(1)研究者自行開發的AI素養測驗具備優良的信、效度,未來研究者可使用與推廣;(2)我國高中生在AI素養的表現屬於中低程度;(3)男、女高中生僅在AI態度表現上面有顯著差異,在AI知識、AI技能等構面上沒有顯著差異;(4)如何接收AI資訊大多不影響高中生AI素養表現,僅選擇透過「學校課程」接收AI資訊與知識的學生具有較佳的AI態度素養表現;(5)AI素養與科技素養在態度構面上存在顯著高度相關,知識、技能構面倆倆之間亦皆存在顯著低度相關。
  • Item
    高中生活科技課程採用STS教學模式之實驗研究
    (2003) 鄭竣玄; Chun-Hsuan Cheng
    本研究旨在瞭解STS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學模式 對高中學生運輸科技學習與問題解決反應上的成效。為達到研究目 的,本研究先探討文獻中相關理論與研究,設計出高中生活科技課程 的「運輸科技STS 教學活動」,再利用準實驗設計針對高中一年級四 個班級(兩班實驗組,兩班控制組),進行八週的實驗教學,實驗前 後施以運輸科技素養測驗與問題解決量表,藉以瞭解STS 教學模式 與一般教學模式對學生在運輸科技學習與問題解決態度上的差異。實 驗後並對實驗組學生施以學習反應量表調查學生對STS 教學模式之 反應與感受,經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得到以下結論: 1. STS 教學模式較適合在科技教育中使用。 2. 採用STS 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3. 不同性別學生均適合修習運輸科技課程。 4. 不同性別學生均適合接受STS 教學來進行學習。 5. STS 教學模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 Item
    國中生的科技素養測驗發展及其表現之研究
    (2016) 洪國峰; Hung, Kuo-Feng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發展一份「國中生科技素養測驗」,據此分析國中生的科技素養表現情形及其差異,並建構科技態度與科技知能(知識、技能及能力)之間的關聯模式。在「國中生科技素養測驗」的發展過程中,本研究參考科技領域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國中階段生活科技的學習表現來編製素養測驗。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採用分層隨機叢集取樣,總計回收有效問卷2192份,有效回收率為98.16%。透過因素分析、無母數統計分析、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分析方法。歸納出以下結論:(1)本研究所發展的國中生科技素養測驗,具有良好信、效度且值得推廣與應用;(2)國中生的科技素養表現不盡理想,宜定期追蹤學生科技素養表現;(3)國中生對科技的態度尚屬樂觀,但在科技的興趣方面有待提升,尤其未來想從事科技領域工作的意願偏低;(4)國中男生在科技態度表現優於國中女生,但在科技知能方面上並無差異;(5)透過非正式課程可有助於培養學生對科技的態度,但仍須透過正式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科技知能;(6)科技態度對科技知能僅有偏低的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