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研究
    (2004) 曾郁庭; Yu-Ting Tseng
    本研究旨在分析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各版本內容之主題概念、設計方式、與課程綱要之關係、特色,以及辨認分析結果對教科書編審及選用的意涵。本研究先利用文獻探討了解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形成背景與特色及國民中學的課程內涵與實施現況;再發展教科書評鑑與分析的架構,研訂教科書內容分析類目及「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內容分析表」,用以針對九十二年二月底以前審定通過之國一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六個版本共12冊進行內容分析。獲致主要結論如下:(1)各版本教科書內容之主題概念分布不均衡,偏重以「生物」課程為主的概念架構,但此一偏重合乎九十二年教育部公布正式綱要中的建議;(2)各版本教科書中之科學史實多以介紹科學家的故事及研究發現佔多數;(3)部分版本教科書中之科學方程式、實驗及操作、名詞定義等教材分配極少;(4)各版本教科書中之圖片、表格及觀念說明呈現豐富,並大量安排教學活動及問題與討論;(5)各版本教科書內容仍以學科為本位,有重自然而輕科技的取向;(6)各版本教科書中章節的主題安排與之前課程標準的教材內容雷同,學習內容未達課程綱要所要求之主題式統整;(7)各版本教科書的設計方式仍沿襲了之前課程標準的模式;(8)各版本教科書內容與本領域能力指標及重大議題能力指標相對應之程度不高;(9)部分版本教科書之內容有關生活科技之主題以教學活動方式呈現為主;(10)各版本教科書之編輯是否切合課程綱要強調培養基本能力的精神仍有待探究。
  • Item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之滿意度調查研究
    (2007) 莊善媛; Shan-Yuan Chuang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編撰架構及第一冊的滿意度,其目的:(1)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編撰架構及第一冊的滿意程度之差異情形;(2)了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編撰架構及第一冊的滿意程度;(3)了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編撰架構及第一冊的不滿意原因;和(4)提陳對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部編本教科書後續編印、選擇與運用之意涵。研究對象以選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部編本教科書的56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總共回收有效問卷128份,有效回收率為69.6%,所蒐集的資料經次數分析、單一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資料分析。主要結論如下:(1)教師的性別、任教科別、任教年資和學歷均不影響自然與生活科技部編本教科書的滿意度;(2)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編撰架構」的滿意度中等,有待加強;(3)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第一冊之「內容屬性」的滿意度中等,有待加強;(4)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第一冊之「教學屬性」的滿意度中等,有待加強;(5)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第一冊之「物理屬性」方面具有較高的滿意度;(6)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部編本教科書第一冊之「可讀性」的滿意度中等,有待加強;(7)部編本教科書的編撰架構未能妥善規劃適切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順序;(8)部編本教科書的內容尚未落實統整理念及內容的完整性、邏輯性與生活化;(9)部編本教科書尚未妥善規劃適切的教學目標、活動示例、評量方式及輔助教材;(10)部編本教科書內容尚未妥善規劃圖、文與字體規格的妥適性,及標題的趣味性;及(11)部編本教科書內容尚未妥善規劃文句使用的適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