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創意自我效能、認知負荷及工程設計創意的影響—腦波研究
    (2024) 蔡孟辰; Tsai, Meng-Chen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高中生之創意自我效能、認知負荷及工程設計創意的影響,並透過腦波資料的蒐集分析其工程設計的認知歷程。本研究採不等組準實驗設計,於新北市某公立高中六個班級,共245人,各3個班級作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基於工程設計流程之水陸兩用車教學,實驗組採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照組則採多媒體講述教學。本研究透過蒐集受試者之認知負荷、創意自我效能、工程設計歷程前後測資料、及工程設計創意結果評量,進行平均數、標準差、及共變數分析。除此之外於工程設計歷程中蒐集其腦波數據,針對各歷程進行單一樣本t檢定及獨立樣本t檢定,對腦波變化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創意自我效能具有正向影響,實驗組優於對照組;(2)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降低認知負荷具有正向影響,實驗組認知負荷低於對照組;(3)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工程設計創意表現具有正向影響,實驗組優於對照組;(4)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可強化工程設計歷程聚斂性思考能力。最後,本研究根據結果,提出增加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於工程設計歷程時的使用時段、於課堂中加強學生擴散性思考的引導教學實務的建議,以及未來在進行腦波資料蒐集及研究方向的建議。
  • Item
    各式字幕在不同使用情境下對英語影片理解的影響
    (2013) 涂家瑋; Chia-Wei Tu
    近年來,行動科技蓬勃發展,各式行動載具日漸普及,相對應的多媒體教材亦推陳出新,使無所不在的學習環境日趨成熟。本研究旨在探討先備能力相異之大學生在不同使用情境觀看英語新聞影片時,字幕呈現內容對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效益、認知負荷及視覺疲勞的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方式,研究對象為80名18至24歲大學院校學生,依前測英語聽力測驗成績區分研究對象之先備能力,並將兩種先備能力的研究對象隨機分配至兩種使用情境(室外和室內)、四種字幕呈現內容(中文、英文、中英和英中),共八個組別中。室外使用情境組在台灣師範大學校園廣場使用智慧型手機觀看影片,室內使用情境組則在教室內透過投影機進行實驗。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習動機會因使用情境與字幕呈現內容不同而產生顯著性的差異,室外使用情境組優於室內使用情境,且中英字幕組研究對象之學習動機最高。 二、學習效益會因先備能力、使用情境與字幕呈現內容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異,高先備者優於低先備者,且室外使用情境優於室內使用情境,中英字幕組之學習效益較其他字幕呈現內容組別佳。 三、室內使用情境之視覺疲勞低於室外使用情境。 四、英中字幕組之認知負荷顯著低於中文字幕組及英文字幕組。 本研究由問卷及訪談中發現,研究對象大多願意繼續利用新聞影片學習英語,對於無所不在學習的使用情境相當滿意,並給予肯定,此結果將可提供教學設計者在往後進行英語教學設計時之參考。
  • Item
    任務導向式STEM帆船機器人主題統整課程的設計與評估之研究
    (2019) 陳怡靜; Chen, Yi-Ching
    本研究以跨領域主題統整模式之網狀式方法建構出帆船機器人跨領域STEM主題統整課程,並結合線串式方法來呈現各相關知識之間的連結關係。另運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模式發展出帆船機器人跨領域STEM統整課程。機器人課程是目前用來激發學生對科學機器人課程是目前用來激發學生對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簡稱STEM)較普遍且受歡迎的課程。本研究採用開放原始碼的軟硬體作為製作機器人的材料,以80位高中一年級學生實驗對象,分為兩班上課,實驗組採用任務導向機器人STEM統整課程,控制組則實施傳統無STEM統整機器人課程。實施一學期的課程後,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對於STEM統整知識、技能表現及態度皆優於控制組之表現。實驗組的學生之認知負荷較控制組低,且對任務導向STEM主題統整課程滿意度較傳統機器人課程高。本研究發展的帆船機器人跨領域STEM統整課程及任務導向教學策略可供後續發展相關主題統整課程與教學之參考。
  • Item
    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對不同認知風格學習者學習情緒、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
    (2019) 楊斯定; Yang, Szu-Ting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不同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對不同認知風格學習者的學習情緒、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及學習情緒、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實驗對象為社區大學之中、高齡學習者,其中對照組為無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32人;實驗組(1)為硬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34人;實驗組(2)為軟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31人,三組共97人。研究結果顯示: 一、 不同認知風格學習者的學習情緒、認知負荷、學習成效無顯著差異。 二、 不同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之內在認知負荷無顯著差異。 三、 嵌入鷹架之數位遊戲式學習,其正向學習情緒、增生認知負荷及學習成效顯著高於無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負向學習情緒、外在認知負荷則顯著低於無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 四、 不同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與不同認知風格之間存在交互作用。 五、 使用硬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時,序列型學習者各方面的學習表現顯著優於整體型學習者;使用軟鷹架數位遊戲式學習時,整體型學習者各方面的學習表現顯著高於序列型學習者。 六、 正向學習情緒與增生認知負荷、學習成效(效果、效率)呈現正相關,與負向學習情緒、外在認知負荷呈現負相關。 七、 提高正向學習情緒及增生認知負荷,會顯著提升學習成效(效果、效率);降低負向學習情緒與內在、外在認知負荷,會顯著提升學習成效(效果、效率)。
  • Item
    基於凱利方格之推薦系統對不同認知風格學生在生活科技學習表現之影響
    (2015) 陳瑋廷; Chen, Wei-Ting
    本研究以電子書與擴增實境發展生活科技教育數位學習教材內容,同時為了提供學生適性化內容,因此開發凱利方格推薦系統。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以38位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為受測對象,將學生區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是透過凱利方格推薦系統提供學生個別所需的電子書數位內容與擴增實境教材給學習者,控制組則是提供學生所有的電子書數位內容與擴增實境教材給學習者。本研究旨在探討兩組在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認知負荷之學習表現。此外,本研究亦進一步探討兩組中「場獨立」與「場依賴」認知風格學生,在實作各面向之表現是否有差異。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使用凱利方格推薦系統結合擴增實境與電子書內容的學習方式,或是使用擴增實境與電子書內容的學習方式,皆有效提升學生於該課程的學科知識以及實作成果,帶給學生高度的學習動機及有效降低學生認知負荷。本研究發展凱利方格推薦系統輔助學生動手做的結果,發現操作機具前若需先在實作材料上劃線或設計,系統輔助場獨立的學生之實作成果比場依賴學生效果好。反之,不需使用機具,例如只要使用白膠來黏合的實作,則是輔助場依賴的學生實作成果比場獨立好。其他直接操作機具設定及完成實作,場獨立和場依賴的學生獲得的輔助實作成果一樣好。相關原因於本研究都有深入討論,藉由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生活科技數位學習相關研究及教學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