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創意自我效能、認知負荷及工程設計創意的影響—腦波研究
    (2024) 蔡孟辰; Tsai, Meng-Chen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高中生之創意自我效能、認知負荷及工程設計創意的影響,並透過腦波資料的蒐集分析其工程設計的認知歷程。本研究採不等組準實驗設計,於新北市某公立高中六個班級,共245人,各3個班級作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基於工程設計流程之水陸兩用車教學,實驗組採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照組則採多媒體講述教學。本研究透過蒐集受試者之認知負荷、創意自我效能、工程設計歷程前後測資料、及工程設計創意結果評量,進行平均數、標準差、及共變數分析。除此之外於工程設計歷程中蒐集其腦波數據,針對各歷程進行單一樣本t檢定及獨立樣本t檢定,對腦波變化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1)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創意自我效能具有正向影響,實驗組優於對照組;(2)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降低認知負荷具有正向影響,實驗組認知負荷低於對照組;(3)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對工程設計創意表現具有正向影響,實驗組優於對照組;(4)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的混合教學可強化工程設計歷程聚斂性思考能力。最後,本研究根據結果,提出增加擴增實境與模擬軟體於工程設計歷程時的使用時段、於課堂中加強學生擴散性思考的引導教學實務的建議,以及未來在進行腦波資料蒐集及研究方向的建議。
  • Item
    德行領導與員工創意行為之關係─內在動機之中介效果與創意自我效能之調節效果
    (2022) 劉思彣; Liu, Szu-Wen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德行領導和員工創意行為之間的關聯性,並了解內在動機在這其中的中介效果,以及創意自我效能在內在動機和員工創意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使用問卷調查法便利取樣,並以來源隔離法降低自我報導偏誤與共同方法變異可能帶來的結果偏差問題,採取同事與同事一對一的配對方式蒐集問卷資料,兩人一組,共回收125組問卷(250份問卷),有效問卷共104組(208份問卷),最終的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3.2%。以JASP 0.14.1與SPSS統計軟體分析問卷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內在動機與員工創意行為有正向關聯;創意自我效能在內在動機與員工創意行為之間有調節效果。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進一步提出研究意涵、實務意涵與未來研究建議。
  • Item
    雲端行動學習及創意自我效能對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
    (2017) 林呈彥; Lin, Cheng-Yen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雲端行動學習及創意自我效能對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為準實驗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的實驗設計,對象為台北市某國立大學大一修習運輸科技的學生,並經過隨機分派後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教學實驗。本研究以生活科技領域,水陸兩用車作為教學實驗的單元,依照雲端行動學習的使用與否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教學實驗。在實驗開始前,本研究蒐集前一單元作業成績-太陽能車作為前測的成績,以排除學生的個體差異,實驗後水陸兩用車的成績作為後測分數,並以創意自我效能量表蒐集相關資料。在資料分析部分,本研究採用SPSS 20.0 for Windows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及SmartPls3.0進行結構模型的分析,並經過數據的分析後進行解釋。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以下:1.雲端行動學習透過其即時性、便利性和即時同步的功能對於創意歷程具有正向幫助;而Line Brush提供一個合適的繪製工具和分享途徑,並幫助想法的刺激和交流。2.雲端行動學習對於創意結果的新奇性以及精緻性具有正面影響;但在機能性的部分,礙於專業知識和技術無法透過雲端討論或是上網查資料補足,故須教師介入提供協助。3.創意歷程需要經過有系統的分析和處理問題,而研究結果顯示創意自我效能無法幫助學生組織、規劃並完成創意歷程的各個階段。4.創意自我效能無法有效增進創意結果,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高創意自我效能具有或許能設計出好的設計圖,但卻缺乏於專業知識和技術,而導致無法順利製作作品。5.創意自我效能對於雲端行動學習與創意結果間具有負向調節效果,顯示高創意自我效能的學生,在團體創作的狀況下反而會抑制其表現。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上的教學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