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網絡外部性為調節變項探討智慧資本影響員工創新行為之跨層次分析(2012) 鄭宇珊在知識經濟領域中,知識儼然已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企業的智慧資本能夠描繪出創新想法與創新能力,而這都將會決定組織的未來發展,智慧資本的概念是基於組織知識需被管理下而廣泛的被探討。據此,本研究運用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的原理與方法來進行資料收集與資料分析,以此瞭解智慧資本、網絡外部性對於創新行為的影響關係,及智慧資本與網絡外部性在交互作用後對創新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組織與員工個體的問卷皆來自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的37家金融保險服務業公司之中的33家公司,共計有效回收403份有效問卷。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以SPSS 18.0、LISREL 8.53及HLM6.08版軟體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組織資本會直接正向影響關係資本;(2)人力資本會直接正向影響員工的創新行為;(3)網絡外部性會直接正向影響員工的創新行為;(4)網絡外部性皆會正向調節人力資本、組織資本與關係資本對創新行為的影響關係。Item 心理賦權、知覺組織支持對幸福感及創新行為之影響─以預期形象為調節變項(2014) 張旭嵐; Jhang, Hsu-Lan近年來,「創新」逐漸成為企業界中重要的議題,各產業開始重視創新的發展,而企業創新來源為員工,透過創新能使企業的生命延續,同時增加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因此,企業若想要激勵組織創造性的績效,應先瞭解影響創新行為之原因,並針對這些項目進行管理和改善,進而達成有效提升員工之創新行為。 本研究主要探究心理賦權、知覺組織支持與創新行為之間的相關性,並以幸福感為中介變項,透過層級迴歸方式來分析幸福感在心理賦權、知覺組織支持與創新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並以預期形象獲得與預期形象風險為調節變項,分析預期形象獲得與預期形象風險於幸福感與創新行為之間是否具調節效果。本研究對象為科技產業之從業人員,採用便利抽樣方式以E-mail、線上問卷、郵寄或委託人力發放問卷來進行實證資料的蒐集,共計回收260份有效樣本。 經研究後發現:(1)心理賦權對於創新行為具正向影響;(2)知覺組織支持對於創新行為具正向影響;(3)心理賦權對於幸福感具正向影響;(4)知覺組織支持對於幸福感具正向影響;(5)幸福感對創新行為具正向影響;(6)幸福感對於心理賦權與創新行為間具部分中介效果;(7)幸福感對於知覺組織支持與創新行為間具完全中介效果;(8)預期形象獲得於幸福感與創新行為間不具調節效果。(9)預期形象風險於幸福感與創新行為間不具調節效果。期許本研究之結果能提供組織管理者在於人力資源分配調度及經營規劃中,作為參考之依據,用以達到提升全體組織成員之創新行為,進而為組織帶來更多創新績效。Item 知覺組織支持、個人與工作適配對心流經驗及創新行為之影響─以時間壓力為調節變項(2014) 郭榮元; Kuo, Rong-Yuan健全的金融業對國家產業的發展與人民的消費、理財,脣齒相依。近幾年因受金融自由化政策的衝擊,台灣的銀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金融銀行業者除了堅持自身價值,以及用有效率的方式運用既有資源外,唯有積極自行提升服務創新品質才能自立於競爭之林。近年個案K銀行更將創新視為重要目標,以老字號的銀行孕育出創新活力。 本研究旨在探討知覺組織支持、個人與工作適配、心流經驗、創新行為與時間壓力之間的關聯性,並以心流經驗為中介變項,運用層級迴歸來分析心流經驗在知覺組織支持、個人與工作適配與創新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以及以時間壓力為調節變項,分析心流經驗與創新行為之間是否具有調節效果。而本研究之對象為K銀行人員,採用抽樣方式以獻上問卷網站、郵寄、E-mail及委託發送問卷來蒐集調查資料,總共回收了382個有效樣本。 研究結果發現:(1)知覺組織支持對心流經驗有正向影響,(2)個人與工作適配對心流經驗有正向影響,(3)心流經驗對創新行為有正向影響,(4)知覺組織支持對創新行為有正向影響,(5)個人與工作適配對創新行為有正向影響,(6)心流經驗對知覺組織支持影響創新行為具有部分中介效果,(7)心流經驗對個人與工作適配影響創新行為具有部分中介效果,(8)時間壓力對心流經驗影響創新行為不具調節效果。本研究結果期望能運用於人力資源管理實務,藉由給予員工鼓勵與支持的環境、讓每個職位找到最適員工及培養員工內在工作動機來增進員工的創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