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6E模式於機器人教學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習者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及實作能力影響之研究
    (2017) 林奕維; Lin, Yi-Wei
    機器人教學為一個跨領域課程,整合電機、電子、機械、資訊、控制等科技領域的知識和技能。6E(Engage、Explore、Explain、Engineer、Enrich、Evaluate)模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目的是提升學習者設計與探究的能力,搭配實作教學活動可以整合理論與實作經驗,補強學生無法將課程內容實際應用的情況。透過實作教學活動與6E模式,能提供學習者理解課程知識及驗證概念的機會,並且深化學習者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及應用。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教學模式(6E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機器人實作教學課程對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及實作能力之影響。使用6E模式搭配實作教學,發展在地學校文化特色為「螃蟹」主題的機器人教學課程,其中課程內容包含了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學生透過實作活動設計程式與組裝機器人,達到動手做、動腦思考、自我導向的學習。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生共70位學生,實驗採用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教學模式,依照不同教學模式分為6E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兩種;依變項則包含學習動機、學習成效與實作能力。研究結果顯示:(1)兩組學生對機器人實作課程皆抱持正向的學習動機且感興趣;(2)採用6E模式在機器人實作課程能有效的提升學習成效及實作能力。
  • Item
    機器人教學對高中生工程設計表現影響之研究
    (2017) 姚經政; Yao, Jing-Jhe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機器人教學對高中生工程設計表現的影響。本研究為準實驗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對象為台北市某高中高中一年級的四個班級,隨機分派為實驗組及控制組,進行教學實驗。本研究以乒乓球發射器作為教學實驗的單元,在實驗組進行機器人教學;控制組進行一般生活科技教學。本研究蒐集課程活動前的工程設計表現自我量表成績作為前測分數,課程活動後的工程設計表現自我量表成績做為後測分數。在量化資料的分析部分,利用SPSS 22.0 for Windows進行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最後闡明研究發現。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1.機器人教學對工程設計之「限制」能力有正向影響。2.機器人教學對工程設計之「預測分析」「最佳化」能力無顯著正向影響。3.機器人教學對工程設計歷程之「定義問題」、「可行性分析」能力有正向影響。4.機器人教學對工程設計歷程之「確認需求」、「蒐集資料」、「產生想法」、「評估」、「實踐」能力無顯著正向影響。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機器人在高中端的教學以及後續研究,研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