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訓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3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 洪泉湖現代公民的重要資質之一,是民主的基本素養,而在民主素養的內涵中,寬容、尊重與平等可以說是最核心的概念。尤其是在一個開發中的國家或多元分歧的社會,更是如此。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就在培養一個個具有寬容、尊重、平等素養的公民。所以,它對民主社會的建構,是極為重要的。本文的目的,主要在透過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來探討現代公民的養成,並檢討台灣目前公民教育的實施情形,且提出對臺灣公民教育的展望。Item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教育課程之多元文化概念分析與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1-06-??) 吳瓊洳; 蔡明昌隨著政治的民主化、社會的日益開放,台灣社會也逐漸體認到多元文化社會的事實,期望以多元文化的公民教育,來促進國內各族群的相互尊重和暸解。國家所頒訂的課程綱要是課程的最高層次,唯有在綱要內容中確實蘊含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下游的正式課程或教科書編審,以及教師在課堂內的運作課程也才能設計、實施並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有鑒於此,本研究乃著眼於從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綱要內容之分析,進行多元文化概念的檢視,並進一步建構園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教育課程中的多元文化課程內涵,最後提供國中社會領域公民教師實施融入多元文化概念的幾點參考如下:1.除族群和性別外,融入公民教育之多元文化概念應顧及更多的弱勢族群;2. 多元文化的概念可以融入到公民教育課程的各個單元中,小至個人,大至國家與全球,而不應只侷限在特定的議題;3. 為避免造成課程超載的現象,教師應實際檢視與分析原有公民教育課程目標中可以融入之多元文化概念,在既有之課程架構上轉型加入相關概念;4. 公民教育課程的實施應兼顧「延續國家共同文化的價值」以及「肯認不同族群文化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平衡。Item 多元文化教育vs.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4-06-??) 張秀雄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最初起源於少數種族對主流文化同化政策的一種反動,而提出的一種文化多元性的多種族教育。隨後其他弱勢族群也群起效法,以消除其受歧視的現象,終於匯集為一股多元文化教育運動,藉以反映各種不同族群的教育期望與需求。基於多元文化主義的精神,多元文化教育對公民教育的看法,和傳統基於自由主義、公民共和主義或社群主義的觀點,頗多差異。本文從文化多元主義出發,討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模式,其次,分析多元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間的對立與調和,最後,論述文化多元觀點的公民養成教育模式。Item 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 林青青本研究旨在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從課程、教材、教師三個面向,採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對象為任課教師)、訪談法(訪談教材研發小組成員及參與課程標準編訂者)分析「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期以質量並用、理論與實際兼重的方式獲致結論,以為本課程之參考。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臚陳如下:一、「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設計:課程定位之一為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但其建構基礎僅為多人意見結晶。二、教材編選之分析:雖然,本教材反映社會真實面貌並兼顧社會差異性與共通性,然而,其多元文化內容呈現的比例略有偏頗且呈現的方式無法展現多元觀點。三、教師多元文化教育態度:整體而言,多數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持積極態度並支持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四、教師對「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實施之意見:大部份教師都肯定設置本課程的意義,並認為本課程的設立可以拓展學生視野。然而,卻對教材的適當性與公平性則持保留態度,同時也認為教材內容過於瑣碎。Item 多元文化教育與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8-07-??) 洪泉湖多元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在近年來都頗受到學界的重視,但此二者彼此之關係如何﹖則較少人論及。本文主要之目的,即在嘗試說明此二者的關聯,並從公民教育的角度出發,試著提出公民教育可以補充多元文化教育之處。至於多元文化教育有無可以補充公民教育之處﹖則留待他文再行探討。本文的主要脈絡,是從文化多元主義出發,並引出多元文化教育之理論與實踐。接著,從公民教育的發展趨勢、公民教育的重點所在以及各國公民教育的內容三方面,指出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的關聯。最後,則針對多元文化教育所可能產生的缺失,提出若干公民教育方面的主張加以彌補。由此也可見,多元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的關係,的確是極為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