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訓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3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我國教育基本法建構初探研究報告提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8-07-??) 李柏佳本研究兼採質性與量化研究。以文獻分析法、蒐集日本教育基本法、中共教育法、歐美先進國家憲法及相關教育立法、聯合國文獻及國際條約、國內教育法令及十種教育基本法版本,分別探討其立法背景、制定過程、內容分析、型式架構、制定策略等,以比較教育與比較法學之方法,分析其重心與精華,作為我國教育基本法制定之具體參考。以訪問調查法深入問題核心、分別訪問不同領域之專家學者 (歷史、經濟、教育、法律、社會...)、民意代表、教師代表、社會人士、教育行政人員等,做成精要結論,建立分類分項意見指標。 以問卷調查法進一步探究教育基本法建構之內涵與型式,採立意取樣方式遴選30~40位相關人士填答,獲得對教育基本法之整體意見。綜合文獻探討、訪問調查、問卷調查三項結論,提出三項具體建議:我國應加速制定教育基本法,應重建以教育基本法為中心的教育法治體系,應積極推動教育法制研究。本研究者並綜合研究所得,試擬「我國教育基本法建議草案」,共七章四十一條文,提供將來立法參考。Item 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2-02-??) 林佳範人權理念,可以成為人際互動所必要的個人修養,可以成為社會所信守的社會規範,其亦可落實為人權保障的制度。為達此目標,除落實近代的民主憲政運作外,更重要的是對我們的下一代所進行的人權教育。然而,進行此一任務的教育體系本身,其人員、組織、與制度本身是否符合人權理念的要求與準備,或許是首先需要考量的。本文認為教改的理念正呼應著人權的理念,教改的落實不能不涵蓋人權教育於其中。現代的法治理念,正也是從人權保障的觀念而開展。現代的法治教育,不僅需從人權理念來說起,也要改變以往的威權方式,改以符合人權與教改理念的學生為中心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即從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始,而明顯與立即的,學校的教育關係即成為學生觀察與反省的對象。現代的法治教育中,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更是權利的主體。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相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