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訓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01-??) 廖添富; 張樹倫; 王錦雀
    本研究旨在從民主教育觀點,形構一套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和模式。藉此課程方案的建立,實際運用於教學上,採行教學實驗法,以檢證從民主教育觀點為依據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能培養中學生涵育民主之素養,並符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基本理念,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和民主素養的健全國民。「社會」領域是統整舊有地理、歷史、公民等學科領域而成之學習領域,本研究於課程設計和編製過程中,秉持著課程統整之理念和配合其精神,邀此三科之教師,以民主教育觀點為著力點,試訂定數個不同之單元主題,將地理、歷史和公民三個學科內容統整設計,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擬提供教師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同時參與課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並提昇能力。本研究擬達成下列目的:1. 釐清民主教育之本質和意涵。2. 探討民主教育觀點與「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理論基礎。3. 設計和編製意涵民主教育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4. 瞭解意涵民主精神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對學生養成民主素養之學習成果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對「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和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01-??) 廖添富; 張樹倫; 王錦雀
    本研究旨在從民主教育觀點,形構一套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和模式。藉此課程方案的建立,實際運用於教學上,採行教學實驗法,以檢證從民主教育觀點為依據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能培養中學生涵育民主之素養,並符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基本理念,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和民主素養的健全國民。「社會」領域是統整舊有地理、歷史、公民等學科領域而成之學習領域,本研究於課程設計和編製過程中,秉持著課程統整之理念和配合其精神,邀此三科之教師,以民主教育觀點為著力點,試訂定數個不同之單元主題,將地理、歷史和公民三個學科內容統整設計,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擬提供教師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同時參與課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並提昇能力。本研究擬達成下列目的:1. 釐清民主教育之本質和意涵。2. 探討民主教育觀點與「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理論基礎。3. 設計和編製意涵民主教育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4. 瞭解意涵民主精神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對學生養成民主素養之學習成果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對「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和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活動課程設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5-06-??) 蔡居澤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研究並設計能應用於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育活動課程。作者認為如果能於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探索教育活動課程將有助於學生認知、情意、體態與社交等能力的發展。 本研究將探索教育活動課程分為六個層次,分別為:第一層次:探索教育介紹、熱身遊戲與破冰遊戲;第二層次;於學校進行之解決問題活動;第三層次:信任活動;第四層次:於繩索場進行之問題解決活動;第五層次:低空繩索活動;第六層次:高空繩索活動。作者進一步將六個活動層次分為兩大部分,原因在於教師在進行第二部分:四、五、六層次的探索教育活動,須具備更進階的引導能力與相關設備與場地。依目前國中的學期週數扣掉全校性活動,以每層次十五週來規劃,可完整實施一個學期,全部六個層次則可以三年時程來規劃完整實施。 目前雖然有許多文獻證明探索教育有助於學生身心發展與社交能力,也有許多學校實施探索教育動。然而,卻很少有學校能針對探索教育活動進行完整與適當的課程設計與規劃。改善的唯一方法或許就是要針對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探索教育活動課程設計加以探討,並與學校教師合作實施。
  • Item
    「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01-??) 廖添富; 張樹倫; 王錦雀
    本研究旨在從民主教育觀點,形構一套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和模式。藉此課程方案的建立,實際運用於教學上,採行教學實驗法,以檢證從民主教育觀點為依據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能培養中學生涵育民主之素養,並符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基本理念,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和民主素養的健全國民。「社會」領域是統整舊有地理、歷史、公民等學科領域而成之學習領域,本研究於課程設計和編製過程中,秉持著課程統整之理念和配合其精神,邀此三科之教師,以民主教育觀點為著力點,試訂定數個不同之單元主題,將地理、歷史和公民三個學科內容統整設計,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擬提供教師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同時參與課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並提昇能力。本研究擬達成下列目的:1. 釐清民主教育之本質和意涵。2. 探討民主教育觀點與「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理論基礎。3. 設計和編製意涵民主教育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4. 瞭解意涵民主精神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對學生養成民主素養之學習成果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對「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和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之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 林青青
         本研究旨在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從課程、教材、教師三個面向,採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對象為任課教師)、訪談法(訪談教材研發小組成員及參與課程標準編訂者)分析「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期以質量並用、理論與實際兼重的方式獲致結論,以為本課程之參考。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臚陳如下:一、「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設計:課程定位之一為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但其建構基礎僅為多人意見結晶。二、教材編選之分析:雖然,本教材反映社會真實面貌並兼顧社會差異性與共通性,然而,其多元文化內容呈現的比例略有偏頗且呈現的方式無法展現多元觀點。三、教師多元文化教育態度:整體而言,多數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持積極態度並支持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四、教師對「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實施之意見:大部份教師都肯定設置本課程的意義,並認為本課程的設立可以拓展學生視野。然而,卻對教材的適當性與公平性則持保留態度,同時也認為教材內容過於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