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小視覺障礙學生數學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6) 鄭靜瑩; Ching-Ying Cheng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求視障學生的數學能力及其相關之因素。研究以自編之國民小學數學測驗對國小六年級普通班學生及視障學生施測,並透過觀察記錄表及半結構式的訪談題綱,對視障學生及其相關人員做深入的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視障學生的數學能力是不佳的,其在國民小學數學測驗中的表現,文字組學生在四個範疇的數學能力依序為統計與機率、幾何、代數、及數與量。而點字組學生則為代數、數與量、幾何、統計與機率。在錯誤題型部份,除了兩組視障學生有共同的錯誤題型外,文字組學生在體積與容積的計算與換算、內角和、體積倍數的概念與比例尺等題項,以及點字組學生在簡單的計算題、對稱圖形、圓形圖的概念題、機率題、統計圖與折線圖等題項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而在視障學生數學能力之相關因素部份,除了由量化的數據得知,視障學生的數學能力與障礙與否、學習媒介、測驗時間、以及測驗時的專注程度有關外,由質性的訪談資料中,也整理出其他與視障學生數學能力有關的因素。「人」的部份包括:教師、家長與學生;「事」包括:資源分配、社會職業刻板印象、學校配合程度、與作答時間;而「物」的部份則包括教材、教具與輔具。   再者,研究者亦由訪談內容中整理出視障學生的學習策略與教師在指導視障學生的教學技巧。其中學生的學習策略有主動發問法、科技輔具應用法、實際操作法、重複練習法四項。而教師指導視障學生的教學技巧則有班級教師標準嚴格一致化、教材教具規格化、手眼併用操作步驟化、抽象概念實際化、班級經營制度化以及親師合作溝通化六大原則。   最後研究者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研究未來之方向做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