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之現況與困境-以桃園市為例(2022) 林德昌; Lin, Te-Chang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之現況與困境,以桃園市為例。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深入訪談,總計訪談國中端、高中端、承辦端共九位參與者,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適性安置的現況 國中特教教師除了需輔導學生生涯規畫外,也需要與家長、導師、輔導老師等相關人員合作處理報名業務。高中教師表示學生在高中的學習適應會受到障礙類別、學習態度、學習科目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人際適應也會因為障礙類別、個人特性與特質、教師特教知能等因素而有所差異。承辦端在適性安置的前端需負責簡章的制定,後端則需要處理資料收件與審查等業務,桃園目前因為剛回歸市立不久,許多制度還是承襲過往的方式進行。 二、適性安置的困境 國中資源班面臨學科抽離課程多、缺乏職業探索機會等問題,教師在輔導上也因為不具有輔導專業且對高中職不熟悉而有所瓶頸,學生與家長更是受到自我認識不足與公立迷思等限制,這些因素導致學生的生涯規劃並不完整。高中教師則發現適性安置學生普遍因為低分高就的問題導致與同儕在學習上落差過大,學習狀況的低落進一步影響學生的自我價值、人際適應狀況,且因為現行轉安置制度難以讓學生轉換跑道,造成學生在高中普遍適應不佳且休學率居高不下。現行制度也存在許多問題,目前制度並未提供國中端充足的高中職資訊,繁瑣的文書工作也造成老師巨大的工作壓力,安置缺額的侷限與不足更增加適性的難度;這些問題有些難以快速修正,有些則源自於體制瓶頸難以改變,例如:安置缺額、公私立特教資源差異、城鄉差距等等,這些體制問題形成一個個盤根錯節、難以調整的窘境,也讓適性安置的困境雪上加霜。三、適性安置下的調整與因應建議建議國中可以拉長生涯規劃時間、增加職業試探課程、進行輔特合作、鼓勵家長積極參與,透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可以獲得完善而周全的生涯輔導;高中方面,因為適性安置的問題並非一時半會可以解決,因此建議高中可以提供學習與人際上的支持,讓學生可以獲得足夠的特教支持;最後,因為部分制度問題源自於體制困境難以調整,因此建議承辦端在可調整之處進行改變,如協助國中端進行生涯輔導、將檢附資料精簡化、將安置決策透明化,透過這些制度的調整讓適性安置可以更加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