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多元表現的資優者:生涯發展與自我概念形塑之探究
    (2021) 林家安; Lin, Chia-An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曾有過生涯轉換的資優者們其生涯發展與自我概念形塑的經驗。透過三位有兩項以上才能的資優成人敘說重現其成長背景及歷程;著重探討其自我概念的形塑歷程、及生涯轉換因素。本研究採用融入或結晶化的分析法,以整體-內容的敘事形式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分為兩部分撰寫,第一部分針對研究參與者個別進行其成長經驗的分析與探討,照見三位研究參與者相異的成長脈絡、與歷程中交織而成的自我概念形塑狀態、以及生涯轉換因素;第二部分進入生涯發展、自我概念兩向度的跨個案分析與討論。研究參與者的成長經歷會因個體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整體而言,可以下列幾點進行歸納: 一、在社會我層面,資優者因為不同的職業、志趣而有很大的差異,他們亦可能在各個時期展現對社會價值觀不同程度的在意。 二、在精神我層面,資優者的個人偏好常是穩定不變的,他們多能在早年與他人的互動中建立他們獨特的性格與價值觀。 三、在面對自我概念的擴充時,他們多能預先做好相關準備,不至於面臨衝擊、對立或衝突;生涯轉換對自我概念的影響會是在個人狀態穩定表現的歷程中;若能肯認其表現,新的角色會順利相容,擴充原先的自我概念。 四、資優者在其早年階段的生涯經驗,多能清楚感知到自己的多元興趣、並展現一至數種才能。在早年的生涯經驗裡,家庭、社會價值觀常是影響他們生涯決定最重要的因素,當這些決定與興趣、信念有所違背時,往往會造成強烈的內在衝突、引發負面情緒。 五、資優者在其青年階段的生涯經驗,能因早期經驗而生的動機,尤其是個體的興趣、信念會是引領他們前進的重要方向;面對社會角色的改變時,也能運用其前瞻因應的能力做好準備,並對自己的才能表現狀態持續進行評估,悅納或再反覆探索。 六、多元表現的資優者能在其早年、甚至學齡前發覺自己的不同領域的多元興趣;各才能在發展歷程中因不同的驅力向前邁進,但大抵都有以下四個階段的發展,包含探索階段、準備階段、發展階段、穩定階段。 針對本研究發現,研究者提供以下建議:一、對資優者的建議包含擁抱迷惘的前進、維持自我的清奇、探索興趣的多元;二、對社會的建議:避免標籤他人、更避免標籤自己。
  • Item
    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對於女性資優學生生涯成功之預測研究
    (2007) 簡維君; Wei-Chun Chien
    台灣地區資優教育推展三十多年來,自高中資優班畢業的女性為數頗眾,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對於女性資優學生生涯成功之預測情形及其影響。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75-87學年度高中資優班畢業女性共470位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生涯成功量表」、「人格特質量表」、「性別刻板知覺量表」和「生涯訪談大綱」。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逐步迴歸分析探討人格特質、性別刻板知覺對於生涯成功的預測情形並運用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研究架構,最後依「生涯成功」量表篩選九位女性資優學生進行訪談,深入探討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對於女性資優學生內在生涯成功之影響。 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女性資優學生的內在生涯成功可由人格特質中的「嚴謹性」、「神經性」、「外向性」與「和善性」加以預測;女性資優學生的外在生涯成功可由人格特質中的「嚴謹性」以及「性別刻板知覺」加以預測。 二、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生涯成功、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關係模式發現,人格特質對於生涯成功有非常高的預測力;性別刻板知覺可以負向預測生涯成功;人格特質對於生涯成功之預測力高於性別刻板知覺。 三、由訪談分析中發現,對工作產生助力的人格特質包括做事嚴謹負責、自我意志強、勇於任事、正面思考、開放的學習心態、樂於助人、友善隨和、有計畫性、具同理心和富創造力;對工作產生阻力的人格特質有焦慮、負面想法、自我放棄、懶散膽小及猶豫。性別刻板知覺對於生涯的影響方面,多數受訪者感受到性別在工作上的助、阻力;受訪者視價值觀的不同,對於婚姻或工作的偏重順序或有不同;在家庭照顧上,支持系統對於受訪者兼顧家庭與事業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環。 四、訪談分析也發現嚴謹性高的女性資優學生其生涯發展較優異。女性資優學生經歷工作困擾時,若傾向以負向看法與態度去面對與解讀,其生涯滿意度低;若是女性資優學生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工作困擾,則其生涯滿意度高。
  • Item
    中學學術性向資優學生生涯阻礙、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2014) 温進明; Wen Jin-Ming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學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生涯阻礙、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發展相關情形及中介效果,並藉由性別、教育階段及資優類別等背景變項,檢視其差異情形。 研究對象為臺北市中學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共計485位,以自編問卷量表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所得資料,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分析資料,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學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之生涯發展,在性別、教育階段及資優類別上,達顯著差異。在生涯發展分向度生涯認識,男性資優學生較女性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人文資優學生較數理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在生涯發展分向度生涯探索,國中女性資優學生較國中男性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男性高中資優學生較男性國中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女性高中資優學生較女性國中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在生涯發展分向度生涯規劃,男性資優學生較女性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高中資優學生較國中資優學生發展程度為高。 二、中學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之生涯自我效能,在性別、教育階段上,達顯著差異。男性資優學生較女性資優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程度為高;高中資優學生較國中資優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程度為高。 三、中學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之生涯阻礙,在性別、教育階段及資優類別上,達顯著差異。在生涯阻礙分向度資優標籤效應,高中數理男性資優學生較高中數理女性資優學生覺知阻礙程度為高;女性數理國中資優學生較女性數理高中資優學生覺知阻礙程度為高;女性國中數理資優學生較女性國中人文資優學生阻礙程度為高;女性高中人文資優學生較女性高中數理資優學生阻礙程度為高。在生涯阻礙分向度社會價值觀念,國中資優學生較高中資優學生覺知阻礙程度為高。 四、中學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在生涯發展與生涯自我效能有正向關係,在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有負向關係,在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阻礙有負向關係,且生涯自我效能在生涯阻礙與生涯發展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以上結果,提出若干建議,供教育輔導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