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現況與支持因素之研究(2024) 許祖劍; Xu, Zu-Jian對於智能障礙學生而言,自我決策是其做選擇、做決定,且能自我掌控、獨立生活的重要能力。本研究之樣本來自中國大陸湖北省部分縣市的特殊教育學校與普通學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學校支持及家庭支持之現況,比較其與普通學生之差異,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下智障學生之差異,分析學校支持、家庭支持與自我決策能力的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取樣方式爲立意取樣,問卷爲改編,其向度爲自我了解、心理賦權、自我調整及獨立自主。研究結果顯示,在自我決策個人能力現況部分,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顯著低於普通學生;智障學生不同性別、生源地以及父親的教育程度差異不顯著,而不同年齡段、智力等級、教育階段、住宿形式、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類別差異顯著,母親的職業類別在自我了解能力向度有顯著差異。跨變項之分析結果爲輕度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顯著落後於普通學生,大齡智障學生(16歲及以上)顯著低於普通五年級學生,大齡輕度智障學生與五年級學生沒有顯著差異,高職智障學生顯著落後於五年級學生,高職輕度智障學生與五年級學生沒有顯著差異。在學校支持部分,普通學生與智障學生感知到的學校支持差異不顯著。智障學生不同性別、生源地、教育階段、住宿形式的學校支持程度差異不顯著。不同年齡段、智力等級的學校支持差異顯著。在家庭支持部分,普通學生感知到的家庭支持程度顯著高於智障學生。智障學生不同性別、教育階段、父母職業類別之家庭支持差異不顯著。不同智力等級、生源地、住宿形式、父母教育程度之家庭支持有顯著差異。智障學生不同年齡段之家庭支持在自我了解向度有顯著差異。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整體分數與學校支持程度的分數呈顯著的正相關,與家庭支持程度的分數呈顯著的正相關。學校支持與家庭支持亦呈現顯著正相關。多元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學校支持、家庭支持,可解釋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26.7%的變異。學校支持與家庭支持不同向度的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学校支持部分,自我了解支持、心理賦權支持可顯著預測個人自我決策能力,在家庭支持部分,獨立自主支持可顯著預測個人自我決策能力。最後,本研究建議進一步提升學生個人自我決策能力水準、學校支持及家庭支持水準;增強學校與家庭合作,共同提升智障學生自我決策能力。Item 使用視覺支持介入包裹提升中重度自閉症自我決策能力之研究(2020) 山歌; Shan Ge學會如何獨立生活,如何選擇與安排自己的生活是成人世界裡不可獲缺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決策能力有助於個體在成人後的生活有更多的自主性,但目前較多文獻探討輕度身心障礙人群的自我決策能力,對於中重度障礙程度的身心障礙人群的自我決策能力探討較為缺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爲探討使用視覺支持介入包裹對中重度自閉症族群之自我決策能力之提升效果。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多基線跨受試者設計,共有三位研究對象參與。視覺支持介入包裹主要以視覺流程表爲主體,結合環境結構化調整與配對概念進行設計,在介入過程中使用由少到多的提示系統教導中重度自閉症患者使用視覺流程表,以提升中重度自閉症患者自我決策中選擇與獨自執行活動的能力。本研究以視覺流程表的獨立執行率檢核研究對象自我決策中選擇與執行活動能力的表現,研究對象在視覺分析上均有顯著的行爲改變,說明視覺支持介入包裹能提升中重度自閉症的自我決策能力,兩者之間具有功能關係,從中也顯示,中重度族群在自我決策能力的學習與提升上具有潜力,後續也可嘗試教導更深層次的自我決策技能。Item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習障礙學生生涯自我決策課程實施與成效評估研究(2020) 詹子儀; Chan, Tzu-I本研究主要目的係針對技術型高中學習障礙學生在生涯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及將面臨的就業議題,編擬「生涯自我決策」課程並進行教學,探討課程發展與實施歷程,以及學生在生涯之自我決策表現情形,並藉此省思教師自我的專業成長。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臺灣南部某技術型高中3名學習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二週,共二十二節課的「生涯自我決策」課程,在實施過程中以質性與量化資料,包括課堂錄影錄音、學習單、回饋單、研究省思日誌、家長電訪紀錄及課程自我評量表之前後測驗等資料,進行蒐集並分析,茲將所獲的結論分述如下: 一、生涯自我決策課程規劃歷程: (一)依據學生能力現況及需求等相關資料,於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中聚焦生涯自我決策的學習需求。 (二)以學生的生涯需求、自我決策理論、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身心障礙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為基礎,發展技術型高中學習障礙學生生涯自我決決策課程。 (三)課程設計應依學生之障礙特性及個別差異進行編擬,執行中仍應依其表現保持最大彈性。 二、學生在生涯自我決策能力表現情形 (一)學生在「生涯自我決策」課程自我評量表之前後測驗表現皆有提昇,但個別間提昇情形有差異存在。 (二)學生在自我決策歷程中,會受家長態度、教師、角色楷模影響其決策。 三、教師教學省思與成長 (一)正視技術型高中學習障礙學生之生涯及自我決策需求。 (二)透過協同教學持續修正和執行,使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 (三)課程性質跳脫傳統教學形式,教學者需扮演不同角色因應。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針對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國中資源班教師自我決策教學的態度與實施現況之研究(2011) 林莉琪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國中資源班教師自我決策教學的態度與實施現況。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國中資源班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自編的「國中資源班教師自我決策教學的態度與實施現況」問卷進行調查,有效問卷199 份,可用率達81.9%。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相關分析及卡方同質性檢定,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資源班教師認為自我決策教學是重要的,但在可行性與實施現況仍有差距 二、不同背景變項教師自我決策教學的態度與實施現況有差異 (一)不同特教教學年資教師在重要性上有差異。 (二)不同性別及不同教師身分教師在可行性上有差異。 (三)不同教師身分、教育程度及特教專業背景教師在實施現況上有差異。 三、自我決策教學態度與實施現況有顯著正相關。 四、國中資源班教師認為實施自我決策教學最困難之處為「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無法學習自我決策」。 五、不同背景變項在實施自我決策教學困難上有差異。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教育主管機關、教師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