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新北市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入班協助或訓練之現況調查
    (2021) 陳方盈; Chen, Fang-Y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入班協助或訓練知能與執行現況,並討論不同變項之資源班教師差異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及焦點團體訪談,以新北市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為研究對象,參與研究對象共154人。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質性分析呈現;研究結果如下:一、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普遍具備相當知能程度。二、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知能上,因「不同資源班教學年資」、「不同個案管理數」、「不同學校規模」而有顯著差異。三、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部分項目執行程度略低於知能程度,尤其在: 「科技輔具使用訓練」、「家庭訪視」、「協同或示範教學」。四、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執行上,因「不同教師資格」、「不同資源班教學年資」、「不同個案管理數」、「不同學校規模」而有顯著差異。五、資源班教師實施入班協助或訓練時,成功的要素有:「多元收集個案資訊」、「評估適合的項目與計畫」、「團隊合作」、「計畫性的褪除協助」。根據本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資源班教師與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提供後續之參考。
  • Item
    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繪圖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
    (2009) 陳玉娟; Chen, Yu-Ch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繪圖學習與閱讀理解成效。研究對象為就讀於台北縣永和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之二名學習障礙和一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以單一受試法跨行為多試探實驗設計進行心智圖教學。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心智圖教學法;主要依變項則為心智圖測驗結果及閱讀理解表現。研究者分別以閱讀理解測驗及心智圖測驗,佐以教學回饋問卷,分析實驗教學介入後受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的表現及學生的接受度。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三位受試學生經過心智圖教學法後,在繪製心智圖測驗成績有明顯 的進步,表示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在繪製心智 圖測驗的表現有立即而明顯的介入效果。 二、三位參與學生經過心智圖教學法後,在閱讀理解測驗成績有明顯的進步趨勢,顯示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在閱讀理解測驗的表現有立即而明顯的介入成效。 三、三位參與者一致表示心智圖教學法是一種有助於組織知識、擷取重點及記憶理解的學習策略,並願意繼續運用心智圖至其他學科之學習活動。 最後再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做進一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教學及研究之參考。
  • Item
    縱橫碼教學方案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文輸入學習成效之研究
    (2010) 林靜文; Lin, Ching-Wen
    本研究主要探討縱橫碼教學方案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文輸入之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整個實驗分為基線期、介入期、保留期及類化期。本研究之自變項為縱橫碼單字取碼教學,依變項為學習成效、電腦輸入效率及學習速率和筆形錯誤型態,所蒐集的資料以視覺分析、C統計及內容分析進行分析探討。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三位受試者於縱橫碼單字取碼教學後,在單字取碼及電腦輸入具有良好的立即學習及保留成效,但無顯著的類化成效。 二、在單字取碼的表現以受試A及受試C的立即學習成效最好,而受試B的保留成效最好。 三、在電腦輸入正確率立即評量的表現以受試A及受試C表現最好,保留期的表現則以受試B表現最佳。 四、受試B及受試C於介入期時電腦輸入速度的表現最好,受試B則於保留期的表現最好,在類化期階段雖然三位受試者輸入速度明顯地下降,但平均輸入速度仍較基線期快,且受試A輸入速度平均值仍能維持在整個介入期的水準。 五、在學習速率方面,三位受試者皆於第一及第二次教學介入後即能達到預定的精熟水準。 六、三位受試者皆因對筆形代碼、取碼順序與規則不熟練,而產生單字取碼錯誤,最常出現錯誤的筆形主要為「、」「乀」,其次為「亅」、「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