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生涯發展課程對偏鄉國中資源班學生生涯成熟之影響
    (2023) 李霽蕾; Lee, Chi-Lei
    本研究旨在了解生涯發展課程對國中資源班學生生涯成熟之影響。採質性研究法,以新北市某偏鄉國中資源班四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用Super生涯發展論輔以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生涯議題為依據,擬作生涯發展課程,藉以瞭解對學生生涯成熟的影響,研究者蒐集過程中教室觀察、晤談、學習單資料、省思札記等質性資料,綜合分析學生在生涯發展課程中的學習表現。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1.生涯發展課程,創造偏鄉國中資源班學生獨立思考未來生涯的契機。 2.個別化調整的生涯發展課程,能幫助偏鄉國中資源班學生做出生涯選擇,對後續的生涯規劃有正向的影響。 3.透過生涯發展課程的質性研究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省思與成長,更了解學生在生涯發展的困難。 最後,研究者依據結論提出建議,提供生涯發展課程的教案、教師實施生涯輔導、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應用。
  • Item
    視聽雙障大學生校園生活適應之探究
    (2021) 陳明宗; Chen, Ming-Tsung
    本研究旨在探究視聽雙障大學生在大學的校園生活之適應情形及所需的社會支持。研究者以質性研究之方式蒐集資料,使用半結構式訪談題綱進行深度訪談。並為部分研究參與者進行功能性視覺評估與紀錄結果。同時,所蒐集的其他資料包含:IEP資料或ISP資料影本、部分研究參與者個人出版的書籍或其接受報紙或電視專訪的影片段落。本研究邀請了七位視聽雙障者成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以及其中三位的重要他人(兩位母親及一位資源教室教師)作為次要參與者。本研究並使用主題分析法來分析上述資料,融合貫通整理出質性編碼,且透過持續歸納法找出各大主題以回答研究問題。在研究結果部分,內文依序討論七位研究參與者的大學校園適應情形,針對其學業學習、人際互動情形提出綜合討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學業學習適應的部分,視聽雙障大學生應具備主動詢問與積極求援的能力(assertiveness)、掌握資源與申請的能力、積極追蹤資源申請進度的能力、溝通上課方式調整的能力、取得適合之上課書籍與講義的能力、善用剩餘視覺與聽覺提升學習效率的能力、溝通調整考試方式的能力、與同學和學伴建立互惠的能力、找到小組報告夥伴的能力、在小組協作(collaboration)中成為領導者的能力、建構獨立交通與行走的能力。而學校方面則應協助培訓學伴提升其對於協助視聽雙障者的專業知能。且學校應協助落實ISP會議與所訂之目標並提供所需協助以促進其學業的適應。在人際互動方面,視聽雙障大學生應具備主動並提早告知他人關於自身狀況與需求的能力、主動尋求協助的能力(Assertiveness)、善用與人良好溝通的方法與策略的能力、與同學建立互助互惠之良好關係的能力。此外,本研究根據生態系統理論作分析,亦發現視聽雙障個體(微視系統)與家庭成員、朋友(中介系統),乃至於校園環境(外系統)與社會制度(鉅視系統)都是息息相關且互相影響的。例如:視聽雙障者(微視系統)與視聽雙障者家庭(中介系統)會受到校園環境(外系統)與社會制度(鉅視系統)的阻礙,進而在校園生活與學習方面經常受挫。所以,為了培養視聽雙障大學生具備積極樂觀的個性以提升其人際互動能力,前述系統中的家人、學校、教育單位也可以及早教育視聽雙障者關於其獨特性並持續給予正向鼓勵與支持。而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視聽雙障大學生所需之家人、教師以及朋友的情感支持、有形支持、訊息支持以及陪伴支持等做為建議。同時,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視聽雙障者本人、家人、學校及教育行政單位等提出的建議,期待本研究對於未來視聽雙障大學生的大學校園適應能有所幫助。最後,本文亦提出研究限制及未來建議。
  • Item
    多重障礙者母親之母職經驗敘說探究
    (2016) 張欣穎; CHANG,HSIN-YING
    本個案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位母親在得知孩子為多重障礙後,三十多年來教養的心路歷程,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以深度訪談、文件蒐集等法來蒐集資料,並將全部訪談過程轉錄為逐字稿。資料的分析採取「敘說探究法」,由逐字稿資料及相關文件中歸納出受訪者的心路歷程。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教養過程是連續的壓力與調適,對母親而言,在教養過程中「壓力」與「調適」是一個不間斷的循環過程,因此並沒有所謂調適「成功」的時候。 二、障礙兒教養順利的關鍵,在教養過程家人全力的支持及分憂解勞,使受訪者在教養過程中勇往直前充滿自信,也使孩子的發展能較順利。 三、母親的信念深深影響其障礙兒的教養,積極、正向的態度,對母親及障礙兒都有正面的幫助。 四、適時的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確有助於障礙兒的教養。 五、時間亦為壓力調適的良方,並非每一種壓力都能立即獲得調適,特別是人際間的壓力,通常需要時間來調適。 六、壓力與調適並不足以涵蓋障礙兒教養的全貌,在漫長的教養歷程中,母親也會因障礙兒的教養而產生喜樂與欣慰。 本文闡述一位多重障礙者母親三十多年的障礙兒教養經驗,希能能藉由經驗的分享,讓家有障礙兒的母親早日走出傷痛,更希望能藉由此文喚起社會對障礙者母親及其家庭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