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身體病弱學生接受床邊教學之情形(2006) 蔡孟蒨; Tsai Meng-Chien本研究以訪談法探討台北市身體病弱學生接受床邊教學的情形。在正式進行本研究前,先與一位床邊教學教師進行初步訪談,並與西區特教資源中心主任討論訪談方向及重點後,正式進入訪談階段。研究者以訪談的方式,與9位床邊教學老師,1位身體病弱學生家長及1位台北市教育局承辦人員進行對話,並詳實的加以錄音,將之撰寫為逐字稿。共收集12篇訪談逐字稿,輔以12篇訪談札記,並持續性的進行編碼與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六項主要概念,包含了:床邊教學老師的角色、床邊教學老師與學生及家長之間建立關係、床邊教學的內容與執行、身體病弱學生的轉銜與追蹤、專業團隊間的合作和床邊教學實施的成效與困境。在進行三方受訪者結果的比較後,將結果以四大主題作為總結,包括床邊教學服務的角色與定位、床邊教學服務內容的彈性及多樣化、床邊教學的服務資源整合及專職分工、床邊教學服務品質的提升。研究結果可以增進閱讀者對身體病弱學生接受床邊教學情形的了解,做為未來研究或實務上的參考,期能促進更多人瞭解及參與床邊教學服務,讓更多身體病弱學生受惠。Item 兒童癌症學生的求學路(2017) 朱卿雲; Chu, Ching-Yun本研究之目的為追蹤三位床邊教學病生,透過家長觀點,描述發病初期接受治療至病癒回歸校園生活的生命歷程。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紮根理論,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大綱深入訪談,探究病生家長對床邊教學班之感受,以及病生此階段之求學歷程,進一步歸納訪談內容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一般社會大眾及校園內師生對兒童癌症病生認識有限,學校相關人員不熟悉病生離校時期可運用之教育資源,導致對病生照護上產生疑慮,衍生出成績計算與成績權責問題。 二、返校狀況視病生身體狀況及醫療階段而定,以漸進方式返回校園,無法以全有全無方式決定是否回歸校園生活。意即病生所接受的各式教育資源勢必會重疊,可依照返校的適應狀況逐步褪除相關服務。 三、病生之教育資源涵蓋範圍僅限義務教育階段,且服務內容及時間有限,無法全面滿足病生教育需求。 研究者歸納訪談內容結果,認為教育行政單位與學校應加強師生對兒童癌症病生認知的宣導,針對病生制定明確的成績計算與返校流程,並期待能擴大教育資源之時數與服務對象,以協助病生得以更順利的重返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