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攜帶式微電腦語音溝通板教學策略對增進國中低口語能力自閉症學生溝通行為之成效(2010) 陳冠銘; Chen kuan-min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以攜帶式的語音輸出溝通裝置(VOCA)之教學策略介入二名國中階段低口語自閉症學生於學校情境下之溝通行為之成效。 語言和溝通能力缺陷或遲緩是自閉症者的明顯特徵,導致他們在與他人進行溝通時產生嚴重的困難。輔助溝通(augmentative&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可提供一個有效的管道,有助於自閉症者藉此與外界進行溝通及表達自我需求。 語音輸出溝通裝置(voice output communication aids, VOCA)是AAC 之中一種便利的電子化裝置,可產生文字圖片或聲音的輸出,讓使用者可以藉由手指點選、按壓特殊開關等操作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一名15 歲9 個月女性及一名14 歲3 個月男性,皆為低口語自閉症者,採取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行為多基線設計,探討以攜帶式的語音輸出溝通裝置(微電腦語音溝通板)介入溝通教學後,研究對象以溝通板表達自我需求、學習互動、人際互動三類溝通行為之成效,並記錄研究對象之溝通次數與溝通熟練程度加以分析比較,整合量化資料與質性資料獲致綜合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一)研究對象使用語音溝通板進行自我需求類溝通之次數與熟練程度均增加;(二)研究對象使用語音溝通板進行學習互動類溝通次數與熟練程度均增加;(三)研究對象使用語音溝通板進行人際互動類溝通熟練程度增加,但次數則增加不多;(四)研究對象原有的以手勢進行溝通之行為次數變化不大;(五)研究對象之家長與教師等相關人士對本研究介入之成效大致感到滿意。 最後並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採用語音輸出溝通裝置介入自閉症者溝通教學之研究者及實務工作者提供若干建議。Item 運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對口語受限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互動之成效(2012) 陳翠鳳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對提升口語受限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互動(邀請、輪流、讚美)行為之成效,研究對象為兩名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二年級口語受限之重度智能障礙女學生,自變項為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依變項為研究對象進行邀請、輪流、表達讚美共三個社交互動行為的出現次數及提示策略得分率之表現情形。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行為多基線設計,從基線期、介入期及維持期三個實驗階段蒐集資料,並以視覺分析法和C統計分析資料,瞭解介入效果,最後訪談參與教師及同儕,作為本研究之社會效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研究對象使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進行邀請互動之次數及提示策略得分率均提升,且在維持期有保留效果。 二、研究對象使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進行輪流互動之次數及提示策略得分率均提升,且在維持期有保留效果。 三、研究對象使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之教學策略進行讚美互動之次數及提示策略得分率均提升,且在維持期有保留效果。 四、本研究具有良好之社會效度。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運用語音溝通板(SGDs)介入重度智能障礙社交互動教學及研究之建議,提供實務工作者及其他研究者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