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一起向前行—以個別化正向行為支持增進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適應之研究(2024) 彭懷萱; Peng, Huai-Xuan本研究以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為架構,採協同行動研究法,學校團隊透過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調整、再行動的動態歷程,一名國中七年級普通班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為個案,期待改善個案在學校所面臨的適應困難,並促進個案在學習和行為有更好地表現。首先在初級支持服務下,研究者和協同研究者共同檢視個案已經獲得到的支持,以及仍然持續存在的困難,依照學習適應、同儕互動、師生關係、常規適應、自我適應向度,彙整出個案在學校適應中需要額外協助。接著聚焦學校團隊欲改變個案的行為問題,透過行為功能評量進行分析,使用互競行為路徑圖來規劃應對策略和訂定階段性目標,並擬出行為功能介入方案。然後召集個案之班級導師、特殊教育教師,還有國文科、英文科、數學科、表演藝術科教師組成團隊,透過團隊分工和合作,提供個別化的正向行為介入,有效減少個案的問題行為,提升學生整體適應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對身心障礙學生提供連續性支持服務,包括:一、檢視初級支持服務的成效和需求;二、使用行為功能評量分析行為問題;三、循序漸進執行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而普特教師確實且穩定執行介入策略,包括:一、研擬易理解和易操作的策略;二、追蹤行為數據並視情況調整;三、涵容行為的變化並持續觀察。學校以個案為中心建立跨專業團隊合作,充分地提供服務並滿足個案的需求,包括:一、定期召開團隊會議促進彼此溝通;二、設定明確合理的目標並各司其職;三、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心理支持。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從實務現場和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推動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之參考。Item 正向行為支持對改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課堂行為問題之成效(2017) 陳祥瑀; Chen, Hsiang-Yu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向行為支持對於智能障礙學生課堂行為問題的處理成效。研究對象為就讀新竹市某公立國中一年級男學生一名,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研究中的ABM教學設計來進行研究。 本研究的自變項是功能評量為基礎的正向行為支持;依變項是減少課堂行為問題及增加正向行為之成效。首先研究者對教師與家長進行訪談和直接觀察了解個案行為問題的功能,發展以功能性評量為基礎的正向行為支持。本研究介入過程包含基線期、處理期與維持期三個階段,蒐集觀察資料,並以目視分析法與C統計分析之,最後再與參與教師與家長進行訪談,以了解本研究之社會效度。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正向行為支持能有效抑制研究對象之課堂行為問題 二、正向行為支持能促進研究對象的正向行為 三、正向行為支持對研究對象之正向行為具有維持效果 四、正向行為支持的社會效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