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結合Wii之教學方案對提升重度障礙學生休閒參與行為之行動研究(2010) 高藝真本研究針對五名就讀於特殊學校國中部重度障礙學生進行教學觀察,研究者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希望可以透過教學中的觀察、反省與調整,探討以Wii 融入教學活動中對於學生休閒參與相關行為是否有所影響。 本研究共分三階段進行:「Wii Sport」遊戲教學、「第一次接觸Wii」遊戲教學以及第三階段進行自由遊戲。透過自編之「活動參與及互動情形觀察紀錄」進行教學觀察,結果發現: 一、 以Wii融入教學活動中,由於Wii活動吸引學生興趣,學生主動參與表現明顯增加,但活動參與度受多人同時輪流影響未出現顯著差異。 二、 在同儕互動影響部分則發現,學生主動要求參與、主動邀約及主動與人分享互動的次數都明顯增加; 三、 被動回應邀約與主動提出邀約成相互消長,被邀約次數多的學生主動邀約行為則相形較少出現。Item 社會故事教學指導國小情緒障礙學生同儕互動之成效(2009) 邵允賢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故事教學對提昇國小情障學生同儕互動之成效。本研究對象為二名國小四年級的情障學生,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基線實驗設計,包括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約持續十週。本研究之自變項為依研究參與者的行為分析後所編寫之社會故事,依變項共有三項負向同儕互動行為,「玩遊戲時,大聲指責別人」、「玩遊戲時,未遵守規則」、「上科任課時,與同儕發生口角」,介入期階段以每週進行三次,各約20分鐘的社會故事教學。所得資料以視覺分析法分析,並於教學結束後,訪談導師、科任教師、家長等,以作為本研究社會效度分析之依據。 研究結果如下: 一、 社會故事教學的介入成效: (一)在改善情障學生與同儕「玩遊戲時,大聲指責別人」、「玩遊戲時,未遵守規則」行為,其中一位研究參與者在維持期的保留效果佳。 (二)在「上科任課,與同儕發生口角」行為,僅對於其中一位情障學生的行為有較佳的介入效果。 二、社會故事教學的類化成效: 其中一位研究參與者能將行為類化至班級、與家人相處,且能與家人討論社會故事之內容,家長對社會故事教學結果有正向的認同;另一位則無,家長表示教學前後並無太大的不同。而兩位研究參與者之導師、科任教師則對社會故事的教學有正向認同。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教學與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