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8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營運資訊及三大法人淨買超對Covid-19疫情期間航空業股價報酬之影響—以中華航空公司與長榮航空公司為例(2023) 李建軒; Lee, Chien-Hsuan自 2019 年 COVID-19 疫情開始蔓延後,各國實施之城市封鎖與邊境管制等防範措施,導致全球總體經濟狀況不佳,航空公司載客與載貨市場急劇萎縮。本研究先探討總體經濟與航空公司營運資訊在不同時期是否對股價報酬產生影響,再探討於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營運資訊及總體經濟是否影響三大法人淨買超以及三大法人淨買超是否對股價報酬產生影響。結果顯示總體經濟與航空公司營運資訊在不同時期會對股價報酬產生影響。營運資訊與總體經濟會影響三大法人對航空股淨買超,且三大法人對航空股淨買超於疫情期間對股價有正向顯著之影響。Item 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消費者使用遠端醫療的行為:以A公司產品為例(2023) 林立本; Lin, Li-Pen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時代下,全球各國為降低新冠肺炎所帶來的影響,制定相關防疫措施,確保醫療量能充足,全世界以嚴謹態度去嘗試快速降低感染風險及疫情的擴散,為防止人與人的密集接觸,遠距醫療服務方式迅速變成廣泛被討論及應用的就醫模式,以達有效隔絕接觸感染風險。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遠距醫療「數位五官檢查鏡」,對不同個人因素在知識鴻溝的差異,以及對資訊安全、醫病關係,新科技技術的認同,是否影響遠距醫療的使用意願,根據過去學者的測量工具,用以診斷不同族群在使用遠距醫療的意願。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蒐集相關資料,扣除無效樣本後,共計回收有效樣本 200份,並使用 SPSS 23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遠端醫療設備也是影響遠距醫療使用意願的主要因素之一,設備越容易取得與易於操作,使用者越能接受使用遠端醫療來做為醫療行為的一個選擇。本研究在學術上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時代下,因疾病傳染造成人與人距離,加速影響遠距醫療使用意願的變化,而醫病關係也隨之改變進入數位醫療時代,在實務應用上可藉由研究結果,建議能將遠距醫療的數位五官檢查鏡推廣到一般家庭,讓更多民眾能經由此裝置,更加瞭解遠距醫療的方便性,以提升民眾使用遠距醫療的意願,使平時能讓民眾多一個就診的選擇,在特殊時期能提供即時的就診的途徑,確保人人無論在何時與何地都有就醫的權利。Item 探討COVID-19全球性傳染病對國內航線營運之影響與因應策略:以A公司為例(2022) 林宸甄; Lin, Chen-Jen2019年底出現的新冠肺炎(COVID-19)傳染病引起全世界的大恐慌,人們因為擔心染疫而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旅行。世界各國為了防止傳染病的擴散,實施邊境管制、封城等縮減人類的流動為防疫措施,造成航空公司客運航班旅客驟減,進而產生經營的危機。各航空公司無不努力尋求解決之道,甚至尋求政府提供救助,但全球有數十家航空公司在疫情發生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未能化解這場危機只好宣告倒閉或停止營運,但也有航空公司在這場疫情的風暴中穩定生存著甚至還有營利。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及文獻分析法探討本國國內航空運輸業者A航空公司國內航線所面臨的疫情挑戰與因應策略。研究發現,航空公司面臨全球性的災難無可避免,但維持營運資金、建立良好的經營體制減緩危機帶來的衝擊是企業在事前就需要做好的準備。Item 5G 科技為基礎的遠距醫療:以使用者觀點(2022) 張明道; Chang, Ming-Tao自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病毒傳播的速度相當快,遠距醫療的應用又開始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目前遠距醫療包含遠距會診、遠距急救、遠距諮詢、遠距健康照護、傳染病隔離觀察等相關應用。遠距醫療可以使大都會地區的醫院提供醫療協助給偏遠鄉鎮或離島在外的醫師,使相隔兩地的病人與醫療團隊能透過遠距醫療,即時傳送聲音、影像、醫療圖像與數據到雲端系統,接著系統會傳送到都會區大型醫院的醫療團隊。相關資料與數據需要資訊科技,以不延遲、準確、高速地傳送,高頻寬、低延遲、多連結的行動網路視為首要條件。遠距醫療應用在 5G 網路的高頻寬、低延遲、多連結的環境下,偏鄉與離島的醫療環境能夠受益。這種先進的混合實境應用,傳輸高清影像或監控數據經由 5G 的高速網路,也可協助在遠端的醫護人員,操作儀器並執行醫療檢查,同時讓他們能熟練醫療檢查的要點。此外,以 5G 科技的三大特色加上遠距醫療,讓在遠端的醫生能指導在另一端的醫護人員進行救護工作。本研究探討使用 5G 科技的遠距醫療來改善偏鄉醫療環境及降低群聚感染風險,並以一般民眾觀點看遠距醫療模式。究首先針對遠距醫療進行文獻分析,文獻包含國外相關 5G 的應用、遠距醫療、5G 與遠距醫療的關連、遠距醫療與民眾之關連。接著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民眾的意見,了解民眾對於遠距醫療的認知與感受程度,及接受願意。研究工具以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藉由分析結果來建議未來各項服務重點的改善程序與排程。IPA 研究結果顯示,民眾認為最優先改善之順序為,遠距醫療需確保醫療隱私、在 COVID-19 期間,遠距會診可以節省時間和避免住院方面感染、政府提供遠距醫療補助計劃、在救護車上提供遠距急救、在 COVID-19 期間使用遠距觀察隔離病人、遠距會診可以獲得更快的診斷,減少不必要的轉診。Item 韌性領導力應用在企業危機處理:單一個案研究(2020) 張水蓮; Chang, Shui-Lien當今經濟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企業經營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每天面臨不同的挑戰,加上突如其來的危機,讓企業的經營愈加不易,中小企業資源不足、人才短缺面對危機更是脆弱,平均壽命只有13年,本論文研究者是未受正統商業訓練的中小企業主,創業多年來一路披荊斬棘,全憑一股傻勁及不向困境低頭的韌性,20多年來面臨兩次重大危機, 2008年面對金融風暴的衝擊,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不僅帶領公司渡過危機的考驗,並在次年立即恢復正常運作,隨後除了擴大本業的產能,還找到轉型契機,成功跨到新的業務,營收屢創新高,並在2012年達到高峰。 2013年發現代工本業的營收萎縮,在該年下旬開始思考轉型,由於第一次轉型成功的經驗帶來豐碩的成果,伴隨的是過度的樂觀與自信,第二次轉型幅度遠超過第一次,傾盡了所有的資源與心力,開發出產品推出市場,2015年終於獲市場肯定,業績開始穩定上行,在2017年營收登上2億1仟萬的高峰,2018及2019營收也有1億8仟萬的表現,然而過高的學習成本、高度複雜的設備規格及極度競爭的產業,一頭栽入後才發現超越了原來的估計,轉型的列車全力啟動卻逐漸失控,連續幾年亮麗的營收不抵市場接二連三的重擊,2018年主力客戶宣告重整,公司認列了3仟3佰萬的呆帳,資金大幅失血、2019年中美貿易大戰造成訂單嚴重萎縮,營收大幅下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成為壓垮駝駱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負責人割捨不下經營20多年的事業,選擇性忽略警訊,也不理會財務的忠告,喪失數次主動停損的機會,直到用盡了所有的資金個案公司負責人才不得不啟動危機處理,將公司歸零,資遣所有員工,開始與銀行及供應商債務協商。 本論文以個案研究法透過韌性領導力的理論,深入分析探討個案公司兩次危機的實務經驗,希望整理出一套思考策略,讓個案公司能夠有系統地應對尚在進行中的第二次危機,也可供其他中小企業主做為危機處理的借鏡,經歷了兩次的危機處理後,事後反思發現雖然經營企業大家都強調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輕易退縮,要以堅韌不拔的精神突破困境,但是企業負責人往往過度感情用事,忽略了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檢視公司的狀況,其實從財務面來看,當發現危機會傷到公司營運時,就應以公司存續為首要考量,立刻止血並採取必要手段,來削減各項開銷,以確保財務能支撐公司營運,然後再尋找突破困境東山再起的契機,這才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