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3
Browse
1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兒童語言語料庫之建置(2011-03-01) 張鑑如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幼兒教育、家庭教育與師資教育(2012-05-01) 周麗端; 陳昭珍; 張鑑如; 廖鳳瑞嬰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成長最為快速且可塑性最高的一段時期。近年來有關嬰幼兒研究蓬勃發展,已成為跨心理學、神經科學、生物、語言學、教育、社會等學門的重要研究領域。許多嬰幼兒發展的研究結果都證實嬰幼兒階段為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的照顧與教養品質攸關幼兒未來的發展與表現。 當今嬰幼兒發展研究,除了持續探討幼兒生理、認知、語言和社會情緒個別領域之發展歷程和變化外,更加重視情境(contexts)的影響,例如生活環境、家庭和同儕、學校、文化信念與經驗等。此外,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例如基因與環境、大腦與發展、各發展領域(譬如,認知與情緒,語言與情緒),以及特殊幼兒、弱勢幼兒、不同文化族群幼兒之發展等也都是目前嬰幼兒發展研究領域關注的焦點。Item 大腦與學習計畫(2010-07-01) 張鑑如Item 台灣與大陸兒童敘事能力之發展:腳本,生活經驗,與想像故事 (2/3)(2011-03-01) 張鑑如Item 華語學習者詞彙、敘事與閱讀能力之探究(2012-03-01) 張鑑如Item 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2013-07-01) 張鑑如本計畫為「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擬以兩年的時間達成三項具體目標:(1)確定幼兒發展資料庫的架構與研究議題;(2)研發0-5歲嬰幼兒認知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身體動作發展、家庭環境品質及經驗、和家庭外教保環境品質及經驗評估工具;(3)探討0-5歲嬰幼兒各領域發展、家庭環境品質及經驗、家庭外教保環境品質及經驗之間的關係。本計畫第一年將確定研究架構與議題、研訂評量幼兒發展及照護環境之各項工具,第二年則蒐集新北市具代表性之6、12、15、24、36、54個月大嬰幼兒資料,每個年齡層100名,進行本計畫所研發的各領域發展和照護環境評估工具之可行性和信效度檢驗,且探討與幼兒發展相關的研究議題。建置幼兒發展資料庫可作為制訂國家政策,提供早期預防和早期介入服務的參考,具有重要的意義。Item 閱讀研究議題一:影響學前幼兒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因素分析-學前幼兒(2010-12-01) 張鑑如; 賴文鳳; 劉惠美; 李俊仁本研究主要目標在建構可能影響幼兒在小學時識字與閱讀理解表現的學前語文和 認知能力指標。研究方法擬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就所選取可能的學前閱讀能力指 標,發展有效之幼兒語文認知評估工具,預試並檢測各工具之信效度。第二階段則進行 正式施測,個別測試120 名(男女各60 名)五歲幼兒的語文認知能力,包括聲韻覺識、口 語詞彙、語音知覺、快速念名、聲韻工作記憶、時序處理、視覺區辨與記憶、注音符號 辨識、口語敘事、和文字概念。預定在一週內完成每位幼兒的所有施測,測試過程將作 錄音和錄影。施測結果將作各能力變項間之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以瞭解各能力間的關 係和各能力對閱讀可能的影響權重。本研究結果將可提供政府和幼兒教育相關人員擬定 幼兒語文教育政策、規劃課程教學和安排介入輔導方案之參考,具有重要之研究和教育 應用價值。Item 華語學習者詞彙、敘事與閱讀能力之探究(2012-03-01) 張鑑如Item 建立學前讀寫萌發能力指標(2011-07-01) 張鑑如Item 母親與嬰幼兒共讀圖書:三年縱貫期研究(2/3)(2010-12-31) 張鑑如本研究採縱貫期研究方式,分析嬰幼兒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共讀圖書之方式,並探討共讀方式與嬰幼兒年齡、嬰幼兒對書本之熟悉度和嬰幼兒溝通能力之關係。此外,本研究也將分析嬰幼兒在一、兩歲時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共讀圖書之經驗與幼兒三歲時語文能力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四十五名一歲幼兒和他們的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目前已完成幼兒在14、20、26個月大時的家庭訪談,蒐集到母親與幼兒共讀熟悉與不熟悉書之語料和多項問卷量表資料,包括親子共讀經驗問卷、華語嬰幼兒溝通發展量表、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等。共讀語料採兒童語料交換系統CHAT格式作轉譯和編碼,並使用CLAN軟體作分析,目前已轉譯完成三次訪談所蒐集之共讀語料並完成第一次語料之初步分析。研究者將在幼兒38個月大時進行最後一次訪談,並評估幼兒讀寫萌發和故事理解等能力。本研究結果可彌補國內在親子共讀互動方式和成效研究之不足,並可作為未來發展嬰幼兒親子共讀活動和介入方案的重要依據,對於學術研究、親子教育和嬰幼兒語文教育都將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