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3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2013-07-01) 張鑑如本計畫為「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擬以兩年的時間達成三項具體目標:(1)確定幼兒發展資料庫的架構與研究議題;(2)研發0-5歲嬰幼兒認知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身體動作發展、家庭環境品質及經驗、和家庭外教保環境品質及經驗評估工具;(3)探討0-5歲嬰幼兒各領域發展、家庭環境品質及經驗、家庭外教保環境品質及經驗之間的關係。本計畫第一年將確定研究架構與議題、研訂評量幼兒發展及照護環境之各項工具,第二年則蒐集新北市具代表性之6、12、15、24、36、54個月大嬰幼兒資料,每個年齡層100名,進行本計畫所研發的各領域發展和照護環境評估工具之可行性和信效度檢驗,且探討與幼兒發展相關的研究議題。建置幼兒發展資料庫可作為制訂國家政策,提供早期預防和早期介入服務的參考,具有重要的意義。Item 親子共讀對幼兒敘說故事主角心智狀態的影響效果(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08-12-01) 周育如; 張鑑如本研究旨在檢視親子共讀對幼兒敘說故事主角心智狀態的影響效果。以30名幼兒爲對象,進行無字書「Frog, where are you?」故事敘說的前測、親子共讀以及故事敘說的後測。採用五個等級的計分系統評估幼兒與父母在對故事主角心智狀態和故事事件間作出因果解釋時之心智談話。本研究同時也檢視了父母於親子共讀時採取的互動類型並以問卷調查家庭中親子共讀的實施情形。主要的研究發現有三:(1)唯有父母在共讀時採取較高的錯誤表徵敘說層級之幼兒,在後測時才有較佳的心智敘說表現。(2)父母較高的錯誤表徵敘說層級與引導討論的互動類型相配合時,幼兒心智敘說表現最佳;而父母較低的錯誤表徵敘說層級加上主導描述的共讀類型,則對幼兒最爲不利。(3)親子共讀的起始年齡愈早,幼兒的錯誤表徵敘說表現愈佳。本研究證實幼兒的心智敘說表現與親子共讀的品質有關,文末提出本文在教育上的應用價值與未來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