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桃園縣八德市的都市發展特色-以城鄉邊緣區的角度探討(2012) 林雅雯城鄉邊緣區早在1960年代被提出,認為在一個快速成長的都市中心與其周遭的農業腹地之間,必然存在一個農業逐漸衰退、非農人口及非農活動漸增的過度地帶,是人口、產業甚至土地利用展現快速變化的區域,所以探討城鄉邊緣區的變遷與脈絡具有一定的意義。本研究嘗試以城鄉邊緣區的角度,探討在中心都市桃園市都市擴張過程中,八德在人口、產業以及土地利用上展現出的特色,與其他圍繞桃園市的鄉鎮:蘆竹鄉、龜山鄉又有何差異,透過三個鄉鎮市的比較,凸顯桃園都會區都市擴張的特性以及八德的都市發展特色。結果發現,在內部有自然環境的差異,外部有交通建設的影響,導致人口與產業的差異,兩者明顯的展現在土地利用空間變遷上。八德與蘆竹的地點條件相同,位置不同,而與龜山位置相同,地點條件卻不同,才得以明顯形塑和展現出人口往都會區外圍聚集、介於都市與鄉村之間的區位關係和農業轉為都市用地的空間特性。Item 馬祖遷臺移民的背景與在地展現─以桃園八德為例(2016) 柳茜文; Liu, Chien-Wen桃園被稱為馬祖人的第二個故鄉,其境內的馬祖旅臺鄉親比連江縣的 馬祖在地居民數量還多,其中又以八德地區為馬祖移民的集中地,故本研究以民國60-80年間遷臺的馬祖移民為研究對象並以八德為研究區,欲探討馬祖移民的遷臺背景與在地展現,因此研究目的有三:一、利用推拉理論建構出馬祖人移居八德的背景因素。二、釐清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建構的社會網絡。三、歸納出馬祖移民在八德地區所展現出的文化樣貌。 研究結果顯示,馬祖因位於戰爭前線,居民生活受限且具安全疑慮,而本島相對是安全的;馬祖產業發展受限,而本島正值工業化社會就業機會多;馬祖的社會資源缺乏,而本島的教育與醫療等社會資源都較多,在推拉力的牽引下造成人口移動。而八德有工作機會與地價便宜等優勢吸引馬祖移民移入,且移民在遷移過程中的路徑依賴,移民會一個帶著一個移入八德,後遷移者考量到八德當地移民的社會資本較豐富而選擇遷入。 而大量馬祖移民在八德建構出許多社會網絡,包含影響範圍較小的鄰里性網絡,範圍居中的廟宇網絡及範圍最大的馬祖同鄉會網絡,移民者可透過這些網絡來連繫彼此的情感以互相照顧,並且互相交流訊息,這些網絡也成為馬祖移民在移入地的社會資源。 馬祖飲食文化展現在常民生活中、鄉親經營的餐飲業中,及在特殊活動中會由同鄉會主動對外推廣馬祖美食;而信仰文化則與廟宇組織的運作相關,舉凡廟宇祀奉的神明、廟宇的扛乩組織運作,及各種信仰活動如聖誕大典、元宵擺暝、繞境等舉辦都是信仰文化的展現。而這些移民文化在當地政府的介入下,會變成地方型的大型活動展現在在地居民眼前,如:海洋文化季、馬祖昇天季,應而使移民文化的在地展現更加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