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地話 (terroir)意涵之轉變:以法國勃艮第葡萄酒區為例(2010) 劉富美; Liu Fu Mei「地話」一詞涵義從「葡萄樹生長的自然環境」,擴展為「具有領域權的特定空間」,人們長期與這塊區域互動下,產生了認同和共同記憶,建構出葡萄栽種區的地方意象。本文以法國勃艮第葡萄酒區為個案,探究造成地話意涵轉變的原因,結果顯示,在全球化浪潮下,勃艮第人們藉由「創制 (invention)」聖文生節和印有遼闊葡萄園的酒標,將當地特有的地方意象-葡萄酒-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的籌碼,勃艮第地方透過節慶和符號等策略,做為地方再現的方式。其次,經由法國國家層級制定「法定產區制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AOC)」政策,這個政策不但成為日後歐洲共同體的葡萄酒規章依據,也是歐美貿易協定的談判基礎。此舉既賦予「地話」法律依據,同時讓葡萄酒間的差異根植於土地,這種「壟斷地租」的特性,成為葡萄酒特殊且無法複製的文化宣稱。Item 勃艮第的葡萄酒觀光研究--以伯恩市為例(2015) 蔡詩韻; Tsai,shih-yun隨著觀光的多元化發展,葡萄酒觀光逐漸成為全世界各主要產酒區的觀光發展重要主題之一。酒業和觀光業可說是互相受益的產業,推廣觀光需要有吸引遊客的題材;推廣酒則是可以透過觀光的方式達到公關作用。而葡萄酒是文化與風土承載的體驗,因此產酒區的文化背景是支持葡萄酒觀光發展不可或缺的。產區豐富的葡萄酒文化內涵、產地的獨特性、風光明媚的葡萄地景,都是葡萄酒觀光的特點,透過有效的觀光活動推廣,發展結合上述特色的全面體驗,不僅帶動了觀光,同時還能推廣當地生產的葡萄酒。 本研究旨在探討法國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觀光產業發展現況,並聚焦其城鎮伯恩(Beaune)的葡萄酒觀光,進一步以伯恩市當地的年度節慶活動「老饕葡萄園漫遊」為個案研究,透過體驗經濟之架構的探討,進一步釐清葡萄酒觀光多元的體驗全貌,了解當地如何善用其歷史悠久的葡萄酒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將觀光活動融入葡萄酒題材並透過全面的體驗模式,來令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並同時推廣了觀光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