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文化創意的另類實踐:以法國布瓦布榭莊園為例
    (2019) 黃郁庭; Huang, Yu-Ting
    布瓦布榭莊園(Domaine de Boisbuchet)位於法國西南部的雷薩克市周圍,擁有遺世而獨立的地理環境。然而看似遠離城市的喧囂的莊園,卻能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同探討文化、設計業界最新的趨勢。每年夏季,莊園都會開放民眾參與莊園的導覽行程,包括參觀建築所組成的建築園區(Architechtural Park)以及莊園的年度展覽。莊園也會舉辦暑期設計工作坊,邀請業界人士擔任工作坊導師,幫助學員接觸不同媒材、利用在地資源融合進學員的創作思維中。 布瓦布榭莊園結合在地資源以及世界各地人才創造出獨特的環境氛圍。本研究將探討文化創意新的可能性,藉由分析布瓦布榭莊園探討莊園自身所形塑的創意氛圍,是如何有效利用在地生態實踐其另類創意;反思文化觀光至創意觀光的轉變,以及創意階級所獨有的美學、品味,再討論創意觀光客的旅遊實踐與體驗。 本研究以多種研究方法進行,除了運用質性訪談法訪問數位工作坊參與者以外,也分別訪談莊園創辦人以及暑期設計工作坊經理人,嘗試以不同的觀點客觀呈現布瓦布榭莊園的創意實踐。另外,透過莊園的出版文物、媒體文本等進行文本分析,最後筆者則是親身參與2016年的暑期設計工作坊,透過參與式觀察法以參與者的角度觀察莊園的運作。
  • Item
    英國Brick Lane創意觀光:從台灣觀光客看旅遊實踐
    (2015) 鄭瑋; Cheng, Wei
    英國東倫敦的Brick Lane最初是移民潮的聚集地,從十七世紀起的胡格諾教徒、愛爾蘭移民、被迫害的猶太人、到二十世紀印度孟加拉人移民佔大宗,隨著多元族群的紮根,此區也從貧困破敗的邊緣地區,隨著1990年代開始復興運動的發起、節慶的聚焦、文學作品《磚巷》(Brick Lane)帶動文學及電影觀光,Brick Lane迅速發展成享譽盛名的國際景點,吸引了更多投資客、藝術家、創意階級的進駐,但同時也造成土地仕紳化的現象,房價上漲排擠原居民居住的權利。如今,全球化為Brick Lane帶來更多觀光人潮,而同樣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台灣社會,對於Brick Lane會有什麼想像、凝視視角又會有什麼異同之處? 本論文將從台灣觀光客的角度探討Brick Lane此一具多元文化及混種(hybridity)元素的觀光地景,分為三個層面:一、在全球化的脈絡下,Brick Lane在英國觀光的景點建構為何?將回顧Brick Lane的歷史背景,歷經文學及電影觀光的發展及族裔特色,並加入純正性的討論,爬梳學者對於Brick Lane所做過的研究;二、將整理台灣的導覽書及部落格網站資料,分析台灣是如何中介Brick Lane此一觀光景點,建構出觀光客對於Brick Lane景點的想像與凝視;三、藉由深度訪談造訪Brick Lane的台灣觀光客,探討其旅遊目的地的動機及吸引力,描繪出台灣觀光客遊Brick Lane的旅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