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無形文化遺產的再現–以利物浦之披頭四觀光為例
    (2020) 賴晏翎; LAI, Yen-L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遺產觀光產業再現無形文化遺產的手法,以及在不同社群之間所產生的後續影響。近代由於後現代主義的發展與多元史觀的提倡,文化遺產的種類邁向了百花齊放的時代。在過去,遺產多著重於歷史意義及美學內涵上,現在則是傾向包容多元的價值。   然而,當文化遺產進入觀光市場時,文化遺產的內涵是否能夠真實地再現,或是為了迎合觀光、娛樂等目的而被誤現,都是備受討論的議題,對於帶有地方精神的無形文化遺產更是如此,在傳承的過程中,無形文化遺產的精神展現有助於凝聚地方的在地認同及歸屬感,若因觀光的緣故而不當地再現,很可能就此破壞了社群對地方的認同,更甚者,也傷害了城市的意象。   本研究以利物浦的披頭四觀光作為研究個案,將披頭四的流行音樂文化視為無形文化遺產,在音樂遺產觀光的框架底下,透過觀察法、質性訪談與文件檔案的分析等研究方法,討論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對於披頭四文化再現的感知,對於文化與社會所帶來的意涵。此外,本研究亦試圖從城市的角度出發,檢視披頭四作為利物浦一著名特點,對城市品牌的打造及品牌意象之形塑。
  • Item
    後工業城市之觀光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2016) 陳韻萍; Chen, Yun-Ping
    過去因為工業而蓬勃發展的城市,在經歷了全球化及去工業化的挑戰之後,面臨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及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為了復甦城市經濟,後工業化城市開始試圖以文化發展觀光,並啟動城市的再生,格拉斯哥和畢爾包便是工業城市轉型再生的成功案例。對於後工業城市而言,發展城市觀光的目的便在於取代已非經濟重心的工業,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並將閒置土地做更好的利用。本文以曾經是德國最大傳統重工業帶的魯爾工業區為研究個案,配合相關文獻回顧,以個案研究方式分三個主題探討後工業化城市的觀光發展。首先討論工業遺產,魯爾區善加利用工業時期遺留下來之遺產發展工業遺產觀光,使工業遺產能夠延續其本質,並且透過轉化的過程創造出新的利用性價值,替魯爾區帶來正面的環境、社會文化、以及經濟影響;第二個主題為大型文化節慶,以2010歐洲文化之都為例,佐以多項數據證明歐洲文化之都確實為魯爾區帶來觀光效益急遽成長,並且成功改善其城市意象及提高遊客的再訪率,建立永續發展的基石;最後以埃森市的關稅同盟礦區為例,分析魯爾區藉由各部門之間的夥伴關係與治理網絡,克服其區域上的複雜性,順利整合資源發展文化觀光。結論的部分歸納出魯爾區的觀光發展進程以及其成功的要素,並提出其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