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7-12-??) 童鈺雯; 陳政友; Yu-Wen Tong, Cheng-Yu 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背景變項、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的關係。以103學年度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法,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共得有效問卷1,076份,研究結果如下:一、本研究對象中過重及肥胖者占21.8%,重要他人支持以「父母及家人」為主,其經常提醒的是「多吃蔬菜水果」及「少喝含糖飲料」。研究對象的飲食行為屬中上程度,其中以「每天吃早餐」、「不會把零食當正餐」等表現較佳,而「會將油炸食物的外皮去除後再食用」、「會喝含糖飲料」、「會吃零食」等表現較差。二、研究對象的飲食行為女生優於男生、高社經家庭地位者優於低社經家庭地位者;重要他人對其飲食行為的支持程度愈高,飲食行為的表現就愈佳。另外,研究對象身體意象愈正向者,其飲食行為也愈好。三、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及身體意象可以有效預測飲食行為,並解釋其總變異量的7.1%;其中「性別」、「家庭社經地位」、重要他人支持中的「同學及朋友的支持」及身體意象中的「身體各部位滿意度」為主要預測變項,且以「身體各部位滿意度」最具影響力。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為女生、高家庭社經地位者、同學及朋友較支持者及對自己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較高者,有較好的飲食行為。
  • Item
    大學女生身體意象、社會文化因素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7-12-??) 羅惠丹; 姜逸群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大學女生的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現況及相關因素,以分層集束抽樣法,採結構式問卷,獲得有效樣本509人。其重要結果為: 1.受社會文化因素(傳播媒體、重要他人體型評價、體重控制忠告及支持)影響愈大、或身體意象愈差者,其節制飲食行為愈高。自覺體重愈重、或自覺父母對其體重控制的忠告和支持程度愈高者,愈常從事身體的活動。而社會文化因素也與身體意象成正相關。 2.隨體型的增大,身體意象愈不滿意,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愈大。 3.本研究架構中的變項對節制飲食行為的解釋力比身體活動佳(分別為29.4%及7.1%)。身體意象為體重控制行為的最大預測變項。社會文化因素對身體活動只有間接影響力。
  • Item
    國中建體教師實施自尊與身體意象融入教學意圖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8-06-??) 賴香如; 吳德敏; 呂昌明; 卓俊辰; 李碧霞; 溫婉玉; 葉懿萱; 余柏欣
    本研究旨在調查臺灣地區現職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實施自尊和身體意象融入教學的意 圖,並探討其與教學信念、態度、效能的關係。母群體為九十五學年度服務於公立國中的3,808名健康與體育領域合格教師。採分層比率隨機取樣法,以縣市為 分層,選取864名教師為樣本。以結構式問卷為工具,進行郵寄調查,得有效問卷620份(71.8%)。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和多元線性迴 歸法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研究對象對自尊與身體意象融入教學抱持正向信念和態度,但教學效能不及一半。 2.研究對象實施自尊與身體意象融入教學的意圖高於中間值。未婚高於已婚教師;任教健康教育的教師高於任教體育的教師;過去一年曾參加健康心理研習者高於 未曾參加者;知覺學生需要程度越高、接觸心理困擾學生越多,教學意圖也越高。 3.教學信念、教學態度、教學效能和教學意圖呈正相關。 4.背景變項、教學信念、教學態度、教學效能可解釋教學意圖35%的變異量,而學生需求程度、接觸心理困擾學生情形、參加健康心理研習、教學信念、教學態 度和教學效能為重要預測變項,並以教學態度的影響力最大。最後,建議教育單位舉辦研習或工作坊,以提升教師自尊與身體意象融入教學信念、效能、態度及教學 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