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09792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長期追蹤臺灣北部青少年營養攝取及飲食品質與生長速度的相關性(2022) 劉家妤; Liu, Jia-Yu青少年正值兒童至成人期的轉換階段,此階段飲食營養需供應青春期的生長及發育,同時也奠定成年後的飲食習慣及健康基礎。良好的飲食品質滿足個體的營養需求也會影響到學童的生長速度,因此本研究欲從飲食品質的層面探討青少年飲食與生長速度的表現。前瞻性世代研究設計,分析臺灣北部 129 名青少年11–18 歲間每年所收集之 2 日 24 小時飲食回憶資料,共有 530 份有效問卷,並根據年齡分為小學高年級、國中生及高中生時期,以加權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方式計算其營養素及食物份數,為更符合本土的飲食習慣及建議,本次將以臺灣每日飲食指南為基礎改良飲食品質指數:師大版台灣健康飲食指數(THEI-NTNU),並以其評估青少年飲食品質。結果顯示同一群青少年於追蹤期間熱量攝取量維持穩定,醣類攝取量隨年齡增加而減少,蛋白質與脂質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為增加肉類及蛋類攝取量,減少水果類及乳品類攝取量。青少年歷年平均營養素充足比 0.7-0.8,未有營養素攝取缺乏(< 70% DRIs)的情形,但一些營養素及平均營養素充足比隨年齡越高而不理想的情況。青少年歷年平均飲食品質分數 48.3 ± 2.3,且隨年齡上升顯著變差,以未精製穀類、深綠色蔬菜類及水果類得分最低。飲食品質與多數營養素攝取量及營養素充足比呈顯著正相關(r =0.19-0.55, p < 0.05),但與身高年變化量及體重年變化量無相關性(r =- 0.07-0.11 , p > 0.05),且青春期早期飲食品質分數對青春期早期及青春期晚期的體位或體位年變化無顯著相關性(p > 0.05),僅與青少年最新一次體重(平均 16 歲)呈顯著負相關(r =- 0.25, p < 0.01)。本研究為長期追蹤同一群青少年從小學高年級至高中生時期的觀察性研究,利用我國飲食指南改良之飲食品質指數評青少年估飲食品質,亦分析體位及營養 素之變化,本次研究發現台灣北部青少年的飲食品質及平均營養素充足性表現逐年變差,並確定 THEI-NTNU 是反映微量營養素充足性的良好指標,可能成為評估飲食品質與營養素缺乏相關的指標工具,但飲食品質與生長速度或體位之間無發現相關性,未來 THEI-NTNU 與青少年的生長速度的相關性,並需確認飲食品質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速度的影響。Item 長期追蹤台灣不同出生體重族群1-16歲飲食攝取與生長發育(2023) 陳采蘋; Chen, Cai-Ping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出生體重影響著兒童日後的生長狀況,並與成年後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有關。此外,飲食與生長和健康發展的關係也密不可分,在成年之前,兒童與青少年期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是也是奠定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重要基礎。故本研究欲探討本土不同出生體重兒童在兒童與青少年期之飲食營養攝取是否具有差異及對其生長發展之影響。本研究為世代研究,研究對象來自民國91及93年所招募之2個長期追蹤世代。將受試者以出生體重之第25及75百分位為切點分為3組:相對低出生體重(relative low birth weight, rLBW)、相對適當出生體重(relative adequate birth weight, rABW)及相對高出生體重(relative high birth weight, rHBW),每年定期以電話訪問收集24小時飲食回憶、體位等資料,持續追蹤兒童至16歲 (n=80)。統計軟體使用SPSS 23.0 進行分析。追蹤兒童至16歲,發現到不論身高、體重及BMI,rLBW、rABW及rHBW三組兒童之間歷年體位均達顯著差異。16歲時rHBW兒童之體位為最高,而rLBW為最低。兒童生長速度觀察到,0-2歲時rLBW與rHBW兒童之身高變化量顯著大於rABW兒童;rHBW兒童在出生-1歲及9-10歲之體重變化量顯著高於rLBW兒童。兒童長期營養攝取變遷發現,16年來全體兒童在熱量、三大營養素與多數微量營養素攝取皆隨年齡增加呈顯著增加趨勢;而醣類佔總熱量百分比、鈣及維生素D攝取則是隨年齡增加呈顯著下降趨勢 (p for trend<0.001)。歷年來兒童之膳食纖維及維生素D皆有攝取不足情形,鈣則於4歲後開始攝取不足。比較不同出生體重兒童歷年營養素攝取差異,發現16歲時rABW兒童在熱量、三大營養素顯著高於rLBW與rHBW兒童。 不同時期營養素攝取與16歲體位之相關性分析中發現,控制性別與出生體重後,13歲之維生素B1、16歲之鉀、鈣、鎂、維生素B1、B2與16歲身高呈顯著正相關;6歲鎂、16歲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C和1歲維生素C與16歲體重呈顯著正相關;6歲鐵、1歲維生素B12以及1歲和16歲之維生素C與16歲BMI呈顯著正相關。綜合以上,出生體重雖影響兒童16歲之體位分佈,但後天適當的微量營養素攝取亦對青少年時期之生長發育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