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美國身心障礙學生考試調整策略成效之後設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0-11-??) 張萬烽; 鈕文英; Wan-Feng Chang; Wern-Ing Niew
    本文旨在後設分析美國1999到2008年間,38篇考試調整策略對一般和全體身心障礙學生的成效;接著分析考試調整的效果是否會因學科、策略類型,以及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特性、教育階段和人數而有差異。結果顯示考試調整對一般學生為些微效果,對身心障學生為小效果量,符合「差別增長」和「互動」假設。未接受考試調整之一般學生的測驗成績,高於接受調整之身心障礙學生,二者間呈現「中」效果量的差異,顯示考試調整能維持「公平與權益的平衡」。考試調整對其他學科的效果最佳,其次分別為閱讀和數學。於調整策略上,以延長時間的效果,讀報較差。在考試調整實施的教育階段上,以國中最佳,國小次之,而高中職的效果最差。考試調整後對100人以下身心障礙學生人數的效果量最佳。最後,考試調整對學障學生的效果,優於其他身心障礙學生。
  • Item
    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之編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8-03-??) 陳靜江; 鈕文英
    本研究旨在編製「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以協助教師評量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能力,作為擬定轉銜計畫的基礎。本量表採李克特四點量表,包括學生、家庭和教師三種版本。經項目、因素和信度分析後,形成自我照顧、心理健康/自我決定、功能性學科能力、人際互動、居家生活、社區/休閒生活、升學、職業訓練/就業、婚姻和家庭計畫等九個分量表,共九十九題。其中,前六項分量表屬轉銜成人生活之重要能力(即目前獨立生活和社區參與能力)的評量,能解釋72.47% 的變異量;後三項屬未來轉銜目標之計畫能力的評量,能解釋82.72%的變異量。研究者另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量表的因素結構,結果發現理論模式與實證資料之基本適配度佳。在信度方面,九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介於.93 至.98 之間,家長和教師在評量學生轉銜能力的評分者間信度為γ=.55。由以上資料,均顯示本量表有良好之信效度。
  • Item
    美國身心障礙學生考試調整策略成效之後設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0-11-??) 張萬烽; 鈕文英; Wan-Feng Chang; Wern-Ing Niew
    本文旨在後設分析美國1999到2008年間,38篇考試調整策略對一般和全體身心障礙學生的成效;接著分析考試調整的效果是否會因學科、策略類型,以及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特性、教育階段和人數而有差異。結果顯示考試調整對一般學生為些微效果,對身心障學生為小效果量,符合「差別增長」和「互動」假設。未接受考試調整之一般學生的測驗成績,高於接受調整之身心障礙學生,二者間呈現「中」效果量的差異,顯示考試調整能維持「公平與權益的平衡」。考試調整對其他學科的效果最佳,其次分別為閱讀和數學。於調整策略上,以延長時間的效果,讀報較差。在考試調整實施的教育階段上,以國中最佳,國小次之,而高中職的效果最差。考試調整後對100人以下身心障礙學生人數的效果量最佳。最後,考試調整對學障學生的效果,優於其他身心障礙學生。
  • Item
    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之編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8-03-??) 陳靜江; 鈕文英
    本研究旨在編製「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以協助教師評量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能力,作為擬定轉銜計畫的基礎。本量表採李克特四點量表,包括學生、家庭和教師三種版本。經項目、因素和信度分析後,形成自我照顧、心理健康/自我決定、功能性學科能力、人際互動、居家生活、社區/休閒生活、升學、職業訓練/就業、婚姻和家庭計畫等九個分量表,共九十九題。其中,前六項分量表屬轉銜成人生活之重要能力(即目前獨立生活和社區參與能力)的評量,能解釋72.47% 的變異量;後三項屬未來轉銜目標之計畫能力的評量,能解釋82.72%的變異量。研究者另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量表的因素結構,結果發現理論模式與實證資料之基本適配度佳。在信度方面,九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介於.93 至.98 之間,家長和教師在評量學生轉銜能力的評分者間信度為γ=.55。由以上資料,均顯示本量表有良好之信效度。
  • Item
    社交技巧訓練對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柏格症者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2-07-??) 吳佳倩; 鈕文英; Chia-Chien Wu; Wem-Ing Niew
    本文探討2000 至2011 年國外33 篇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柏格症者社交技巧訓練單一個案研究的現況,並以不重疊比率,後設分析在不同參與者特徵、介入作法和評量情境上成效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多數參與者為男性、國小學生,學前及高中職以上者較少,無國中生。學前的效果高於闕小,高中職以上者成效很好;女性的成效不如男性。單一介入者的篇數和效果皆高於多重;成人中介(家長最少)多於同儕及兩者結合,成人及同儕中介成效中等。大多採個別介入,團體加個別介入效果極佳,個別為中等效果,間體介入則稍有效。模擬情境和其中包含自然情境成分的介入最多,效果中等,而自然情境介入無效。採認知行為取向最多,它和行為取向皆為中等效果,認知取向稍有效。多數介入一種技巧,其中社交認其n者較少,且懂稍有效;沒有單獨介入非語言溝通,多將之結合其他三種(社交起始、互惠及認知) ;介入三種效果極佳,其次是一種,兩和四種僅稍有效。模擬情境評量優於自然,分屬中等和稍有效果。習得成效中等,短期類化稍有效;而短、長期維持及長期類化無效。由此結果建議結介認知和行為取向優點的社交技巧訓練,促進其維持與類化成效;加強社交技巧介入信貫度和社會效度的實施,團體結合個別的社交技巧訓練研究,並探究在自然情境賈施有效介入和提升自然情境評量效果的方式。
  • Item
    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之編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8-03-??) 陳靜江; 鈕文英
    本研究旨在編製「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以協助教師評量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能力,作為擬定轉銜計畫的基礎。本量表採李克特四點量表,包括學生、家庭和教師三種版本。經項目、因素和信度分析後,形成自我照顧、心理健康/自我決定、功能性學科能力、人際互動、居家生活、社區/休閒生活、升學、職業訓練/就業、婚姻和家庭計畫等九個分量表,共九十九題。其中,前六項分量表屬轉銜成人生活之重要能力(即目前獨立生活和社區參與能力)的評量,能解釋72.47% 的變異量;後三項屬未來轉銜目標之計畫能力的評量,能解釋82.72%的變異量。研究者另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量表的因素結構,結果發現理論模式與實證資料之基本適配度佳。在信度方面,九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介於.93 至.98 之間,家長和教師在評量學生轉銜能力的評分者間信度為γ=.55。由以上資料,均顯示本量表有良好之信效度。
  • Item
    社交技巧訓練對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柏格症者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2-07-??) 吳佳蓓; 鈕文英; Chia-Chien Wu; Wem-Ing Niew
    本文探討2000 至2011 年國外33 篇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柏格症者社交技巧訓練單一個案研究的現況,並以不重疊比率,後設分析在不同參與者特徵、介入作法和評量情境上成效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多數參與者為男性、國小學生,學前及高中職以上者較少,無國中生。學前的效果高於闕小,高中職以上者成效很好;女性的成效不如男性。單一介入者的篇數和效果皆高於多重;成人中介(家長最少)多於同儕及兩者結合,成人及同儕中介成效中等。大多採個別介入,團體加個別介入效果極佳,個別為中等效果,間體介入則稍有效。模擬情境和其中包含自然情境成分的介入最多,效果中等,而自然情境介入無效。採認知行為取向最多,它和行為取向皆為中等效果,認知取向稍有效。多數介入一種技巧,其中社交認其n者較少,且懂稍有效;沒有單獨介入非語言溝通,多將之結合其他三種(社交起始、互惠及認知) ;介入三種效果極佳,其次是一種,兩和四種僅稍有效。模擬情境評量優於自然,分屬中等和稍有效果。習得成效中等,短期類化稍有效;而短、長期維持及長期類化無效。由此結果建議結介認知和行為取向優點的社交技巧訓練,促進其維持與類化成效;加強社交技巧介入信貫度和社會效度的實施,團體結合個別的社交技巧訓練研究,並探究在自然情境賈施有效介入和提升自然情境評量效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