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Item 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分析與演奏詮釋(2019) 紀雅筠; Chih, Ya-Yun長號自15世紀發展以來,長久都被使用在教會音樂、軍樂隊、喪禮等等。隨著時代日新月異,長號在經過工業革命漸漸被改良,不論在技巧的展現或是音量變化等都增加了許多可能性與發展性,漸漸被作曲家們重視,許多以長號為主奏的作品逐漸在這個世代被發表。 德瑞克‧布爾喬亞(Derek Bourgeois, 1941-2017),英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銅管作品占多數,廣受大眾歡迎。布爾喬亞在1989年所委託創作的《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Trombone Concerto, op.114),已成為長號經典曲目之一,紛紛被各長號演奏家演出。 本文以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為研究主題,主要分為五個樂章。第一章緒論包含了研究目的與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介紹作曲家布爾喬亞的生平、作品風格及他對於銅管作品的貢獻;第三章為《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的創作背景、樂曲架構及分析;第四章,《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樂曲詮釋;第五章結論。Item 索倫‧旭嘉《北方之聲長號協奏曲》作品分析與演奏詮釋(2022) 陳奕凱; Chen, Yi-Kai談論古典音樂 (Classical Music)時,大家先想到的可能是德國、法國、義大利等等古典音樂盛行的國家,丹麥與古典音樂圈好像連結不太起來,提到丹麥的音樂家,如果不是對丹麥音樂家有研究過,大家可能思考很久之後才會想到丹麥作曲家兼指揮的尼爾森 (Carl August Nielsen, 1865-1931),倘若為非愛樂人士或者是對古典音樂如果沒有更多瞭解或涉略,尼爾森之於大眾來說也是非常陌生的作曲家,但是,長號跟丹麥音樂家的淵源可是非常密切的,不過就像是尼爾森之於古典音樂圈一樣,長號界對於丹麥作曲家也是不太熟悉,甚至演奏過許多丹麥作品後,經過老師的提點才發現自己演奏過丹麥作曲家的作品。自20世紀以來,長號 (Trombone)的獨奏作品被大量的創作及發表,除了活躍於古典音樂圈的音樂家之外,本論文所探討的丹麥當代作曲家索倫‧旭嘉 (Søren Hyldgaard,1962-2018)在古典音樂圈並不算是位很熟悉的一個音樂家,旭嘉多數的創作在於電影配樂及新世紀音樂,我們熟悉的「古典音樂」作品為數不多。本論文將以索倫‧旭嘉的《北方之聲長號協奏曲》作為主題,《北方之聲長號協奏曲》為旭嘉在2001年時為當時丹麥國家管弦樂團 (Danish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長號首席耶斯波‧玉勒 (Jesper Juul Windahl, 1973-)所創作的長號獨奏曲,本論文分總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討論研究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討論;第二章將會討論長號的發展史與臺灣近年來經常被演出的長號曲子及學生音樂比賽中學生所挑選的自選曲;第三章為作曲家生平及創作理念闡述;第四章為《北方之聲長號協奏曲》作品分析;第五章為《北方之聲長號協奏曲》演奏詮釋討論;第六章為結論及筆者資料的搜集來源,筆者也期待此論文能為長號在臺灣的發展盡一點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