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潘德瑞基《中提琴協奏曲》之作品研究及詮釋(2008) 張佳馨; CHIA-HSIN CHANG本論文以作曲家潘德瑞基生平為出發點,不僅詳述其作品特色與風格分期,進而探討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以及波蘭音樂發展脈絡,其中,特別以其中提琴協奏曲為例,探討其音樂寫作風格特色以及音樂發展技巧,再從個人的觀點,加以解說詮釋重點;最後,將此作品與其衍生作品"為獨奏中提琴的裝飾奏"加以比較,以期讓讀者對此作品有更加全面性之認識。Item 斯特拉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2005) 岳孟瑾在科學與藝術史上,二十世紀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知識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藝術領域的擴展,都是十九世紀初的人們難以想像的。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就是在這樣一個多變且動盪的時代中學習摸索,他的音樂概念更是全方位且不斷在進步的;從他的芭蕾舞劇中可以看出,總是有新的元素在不斷地加入,不斷地為他的每個時期畫下重要的里程碑。在斯氏的《義大利組曲》中,復古的曲式配上很現代的和聲,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筆者也對這首協奏曲之中表露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深深著迷,因此決定著手探討。 若單就小提琴音樂來說,斯特拉溫斯基或許並不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但此首以現代的手法所寫作之仿古典形式的小提琴協奏曲,其中所表現的意涵,值得後人不斷地推敲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