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孟德爾頌《最初的沃布爾吉斯之夜》作品分析與指揮詮釋
    (2024) 章韶純; Chang, Shao-Chun
    孟德爾頌的《最初的沃布爾吉斯之夜》Op. 60是一部包含獨唱、混聲合唱,與管弦樂團的清唱劇。歌詞來自歌德的同名詩作,孟德爾頌於1831年開始創作,1832年初版首演後這部作品被擱置了一段時間,1842年底孟德爾頌開始修改,1843年修訂後的演出大受歡迎,同年樂譜正式出版。「沃布爾吉斯之夜」的形象受到歌德的《浮士德》及其他民間故事影響,一般的認知是「女巫之夜」。但這首敘事詩內容與《浮士德》的場景不同,它是描述在冬天過去、春天來臨的時節,德魯伊教徒們假扮成基督徒害怕的魔鬼,嚇跑基督徒,以便在山上舉行古老的、神聖的祭典。由於敘事詩的內容,加上歌德明示這首詩「具有高度象徵意義」,引發學者討論孟德爾頌選擇這首詩譜寫音樂,是否與他的猶太血統認同有關。本篇論文先介紹孟德爾頌的猶太背景,再介紹歌德詩文的由來以及內容牽涉到的歷史,和孟德爾頌寫作此曲的歷程與想法,然後是研究者對於樂曲的分析,以及指揮詮釋和排練演出經驗,提供日後展演的參考。
  • Item
    貝多芬的歌德歌曲分析與詮釋 ──以作品五十二等數首作品為例
    (2017) 李政崇; LI, Cheng-Chung
    本論文探討主題為貝多芬以歌德詩為詞,所創作的數首德文藝術歌曲。為了兼顧詮 釋需要,本論文只探討男性所能演唱之曲目。另外,為了男中音演唱方便,將部分音域 較高之曲目做適度移調。 貝多芬和歌德,在音樂和文學領域均各享有盛名,但是討論兩者之藝文創作交集的 資料卻不常見,本論文希望能適度彌補這項缺憾,如第一章所述,這是本論文主要之研 究動機。另外,為了了解兩人身處之年代以便與其創作風格相互驗證,本論文在第二章 簡單地介紹「古典主義音樂」與「狂飆突進運動」。歌德的生平要事記述於第三章,並 因本論文選用的藝術歌曲主題多為愛情,所以特別介紹歌德與女性的關係。同上,本論 文在第四章介紹貝多芬的生平,先以宏觀的方式介紹貝多芬一生的創作,然後再細述他 對於德文藝術歌曲的貢獻。第五章是本論文的重點,本論文首先條列貝多芬以歌德作品 創作的所有音樂作品,再介紹兩人在 1812 年夏天會面的經過,然後分析數首藝術歌曲, 提供中文翻譯以及詮釋心得。最末章是結論,總結本論文內容,以及本人研究貝多芬藝 術歌曲之後所得到的想法,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