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闕子婷低音管學位音樂會
    (2024) 闕子婷; Chueh, Tzu-Ting
    本場音樂會曲目選擇以經典為主軸,涵蓋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樂派中低音管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三首重要的協奏曲。首先,巴洛克時期的韋瓦第 (A. Vivaldi, 1678-1741) 的《E小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484》作為開場,旋律柔美,展現演奏者技巧及巴洛克協奏曲風格。接著,古典時期的柯策魯 (J. A. Kozeluch, 1738-1814) 的《C大調低音管協奏曲》,充分表現出歌唱性線條及古典協奏曲的特徵。在浪漫時期,韋伯 (C. M. von Weber, 1786-1826) 的《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75》運用了歌劇手法,展現鮮明的風格對比和優美旋律。此外,還包括卡利沃達 (J. W. Kalliwoda, 1801-1866) 的《沙龍音樂,作品230》,展現低音管的浪漫魅力。最後,尚讓 (P. Jeanjean, 1874-1929) 的《前奏曲與詼諧曲》則營造出法式色彩,充分展現低音管各音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 Item
    韋伯〈第二號C大調交響曲〉之研究與指揮詮釋
    (2014) 蔡閔媜; Tsai, Ming-chen
    韋伯雖然有許多著名的協奏曲以及歌劇,但他所做的兩首交響曲,在各大音樂會或研究論文中並未受到重視,不管是國內外的演出或是各大學術研究期刊,幾乎找不到任何的資料。筆者希望透過《第二號交響曲》的研究,近一步了解如此藴涵優雅旋律的美麗作品為何不受青睞。在只有少量資料可以作為研究的前提下,筆者必須先從韋伯背景、前古典時期音樂風格、創作手法著手,再透過樂曲分析進行研究,並藉由與雙鋼琴排練,探討其詮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