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6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教師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9-06-??) 高博銓; Kao, Po ChuanItem 海洋教育與國際視野-高中國際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彭佳偉; Jia-Wei Peng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指出,透過「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國際化」四軌,達到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人才的目標。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的質性研究觀點,探索高中學生赴澳洲昆士蘭州進行國際教育活動並參與海洋課程後所展現的學習成果。研究顯示,澳洲高中海洋課程強調親海與愛海,課程活動具備實作與體驗精神;臺灣學生認為「全球議題」主題軸下的「合作與競爭」、「環境與永續」,「文化學習」下的「文化多樣性」、「文化接觸」,以及「國際關連」下的「全球化」、「空間關連」等六個次主題,能在當地課程裡展現國際視野的內涵。因此,澳洲高中對於海洋課程的設計值得我國參考,以達成國際教育提升學生國際視野與文化包容性的目標。Item 國「被看見」而「能看見」:「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03-??) 游秀靜; 唐淑華; Hsiu-Ching Yu; Shu-Hua Tang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探討學習共同體之「公開授課」對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本研究還取一位具有二十多年教學資歷的國小老師進行研究,其服務學校在兩年前被選為臺北市學習共同體前導學校,基於此機緣,使他有許多機會需要進行公開授課。研究結果顯示:個案教師認為授課前的「共同備課」、教學中的「共同觀課」,以及教學後的「回饋會談」等做法,皆迴異於傳統的教學觀摩,因而對其個人產生重要影響。更關鍵的是:透過公開授課方式讓他「被看見」,也讓他得以「看見J 課堂中許多動人的學習風景;更因為他看見學生的改變,觸動了其願意持續專業成長的心,進而在專業成長上也產生重要轉變。本研究認為,此種進行公開授課的方式,對於未來臺灣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活動應具有重要啓示。Item 教師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9-06-??) 高博銓; Kao, Po 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