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6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差異化教學的桃花源:國中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差異化教學設計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6-12-??) 張錫勳; Hsia-Hsun Ch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導入學習共同體理念推動下,國中生物教師如何進行課堂差異化教學,其具體可行策略與可能遭遇的問題。本研究採取質的研究法,並輔以學生學習表現的量化資料。研究結果顯示:透過彈性分組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有機會在不同小組中進行適性的學習活動,這些適性的差異化教學活動對於學生的生態概念學習確實有所幫助,有助於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提升。最後本文提出二項建議做為教師推動差異化教學的參考:(1)構築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專業社群,共同備課規劃差異化教學活動;(2)做一個A/r/t的教師,結合藝術家/研究者/教師的三重身分,對差異化教學歷程持續進行反思探究的行動研究。Item 教師開展學習共同體的反思性質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03-??) 潘慧玲; 陳玟樺; Hui-Ling Wendy Pan; Wen-Hua Candy Chen因應世界教改及十二年國氏基本教育的實施,教師的角色必須與時俱進,除與同儕合作,更需致力於以學生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本文呈現一位教師為了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開展學習共同體( 1earning community )的反思性實踐,並輔以實際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作為闡釋。原以技術理性教學者自居的教師,透過持續學習與反忠實踐資本的積累,以及課室層級中師生共構課程的嘗試,挑戰固著秉性的框架,讓學生參與課程決定,一起致力於探究、合作與表達的課堂營造。Item 國「被看見」而「能看見」:「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03-??) 游秀靜; 唐淑華; Hsiu-Ching Yu; Shu-Hua Tang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探討學習共同體之「公開授課」對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本研究還取一位具有二十多年教學資歷的國小老師進行研究,其服務學校在兩年前被選為臺北市學習共同體前導學校,基於此機緣,使他有許多機會需要進行公開授課。研究結果顯示:個案教師認為授課前的「共同備課」、教學中的「共同觀課」,以及教學後的「回饋會談」等做法,皆迴異於傳統的教學觀摩,因而對其個人產生重要影響。更關鍵的是:透過公開授課方式讓他「被看見」,也讓他得以「看見J 課堂中許多動人的學習風景;更因為他看見學生的改變,觸動了其願意持續專業成長的心,進而在專業成長上也產生重要轉變。本研究認為,此種進行公開授課的方式,對於未來臺灣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活動應具有重要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