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38
  • Item
    STEM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之研究
    (2019) 林永盛; Lin, Yung-Sheng
    近二十年來美國持續推動STEM教育,以提高國民的理工科技素養,和國家發展與競爭力。幼兒階段的技能培養,會影響個體後續的發展,於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幼兒STEM素養成為重要議題。STEM教育的成效與教師相關。影響幼兒接觸STEM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師知識、教學效能、對科學的態度、教學信念等。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幼兒園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幼兒園教師以生活化、在地化的主題教學活動,在人文社會主題框架,存有的STEM教育理念及學科教學知識。資料搜集以觀察紀錄幼兒的STEM能力展現和訪談教師對於STEM課程的論述為主。以科學教育的探究及學習環理論為據,導入課程的逆向設計、知情設計模式,及問題導向課程設計原則,分析比對資料,歸納「幼兒STEM教育課程與教學整體支持架構」。研究結果提供教師於主題教學發展STEM教育參考,及幼兒園發展STEM教育支持系統的參照。
  • Item
    三代家庭成長經驗對成年子女孝道信念及代間支持之影響
    (2019) 余佳玟; Yu, Chia-Wen
    面對高齡社會的發展趨勢,家庭中的代間支持議題備受關注。華人家庭的傳統:三代同堂與孝道文化,對於年輕世代提供父母的代間支持影響為何?本研究運用「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的長期追蹤資料,以「社會-認知-行為」模式(Social-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Crosbie-Burnett,& Lewis, 1993)的概念,探究:青少年期的三代家庭成長經驗,對成年後的孝道信念及提供父母代間支持的影響機制。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期與祖父母同住者,祖孫的情感關係較佳。再者,成年子女的相互性孝道信念越高,提供父母的經濟、勞務與情感支持越多,但權威性孝道信念對代間支持並無影響。整體來看,青少年期三代同住的家庭環境有助祖孫代間情感,進而促進成年後對相互性孝道信念的認同,及提供給父母代間勞務與情感支持。本研究結果證實:三代同堂的家庭環境促進了祖孫的正向互動經驗,涵泳了個人對孝道規範的認知及提供父母支持的孝行。
  • Item
    觀光餐旅管理研究所人才培育方向發展-以美國、臺灣及中國大陸管理教育經驗
    (2019) 洪雅芳; Hung, Ya-Fang
    學用落差是目前臺灣觀光餐旅管理系所課程普遍的現況,無論觀光餐旅學制是在商學院,人文學院,或其他學院,其內涵是個結合管理和技術能力,著重在經營原則。實際上觀光餐旅管理教育是商業和管理教育的一個子集,商業和管理學科領域廣泛,牽涉多學科與各種各樣的課程名稱及科目組合。欲培育領先觀光餐旅企業需求的人才,就需要從學校課程規劃與培育方式著手,因此,參酌管理學院課程規劃有其必要性。 耑此,本研究採取質性方法及量化調查為研究方法,進行資料蒐集,探討9間頂尖管理學院課程規劃與人才培育方向,遠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及史丹佛大學商學院,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政治大學商學院及成功大學管理學院,及中國大陸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進行9位頂尖管理學院教授深度訪談及實地觀察。另深度訪談臺灣10位觀光餐旅相關業者,探討觀光餐旅產業重視的人才培育面向及能力等方面之特性,並根據訪談分析結果,進行量化調查。量化調查部分則分為產業人才能力需求、課程規劃、教學方式及評量方式兩部分進行,調查對象皆為觀光餐旅產業業者。觀光餐旅產業人才能力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343份。課程規劃、教學方式及評量方式問卷,共計回收458份問卷。 本研究結果發現頂尖管理學院以培養全球視野,立即可用,創造改變人才為教育目標;加強綜合管理能力;培養跨領域T型人才(T-shape),推行跨領域課程/學程;運用整合實踐教學;善用科技教學及教室創新。因此,建議未來觀光餐旅管理研究所可以:人才培育方向與國家經濟發展連結;鼓勵跨領域修課,培育T型人才;增加管理階層實習;課程融入國際化、數位化;加強綜合管理能力,整合實踐教學及做教室創新。希冀本研究結果可供臺灣未來觀光餐旅管理研究所及觀光餐旅產業人才培育方向之參考。
  • Item
    公共圖書館推展家庭學習方案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圖書館為例
    (2019) 吳明珏; Wu, Ming-Chieh
    本研究以「國立臺灣圖書館」為例,探討「家庭學習方案」在公共圖書館之推展過程與成效。2016年教育部規劃跨領域推展家庭教育的創新策略「家庭學習方案」,透過培訓公共圖書館館員與志工家庭教育專業知能,進一步推展全家一起「閱讀、分享、同樂、行動」的家庭共讀活動,透過閱讀,增進親子、夫妻與祖孫等家人關係。國臺圖承辦「家庭學習方案」全國計劃,並發展出自主學習模式持續執行,具有獨特性與創新性。本研究以個別訪談計劃執行團隊為主,並採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法為輔,蒐集研究資料。研究結果為:1.國臺圖執行團隊依據計畫之規劃,以親場/子場/合場等家庭共讀方案,透過選讀家庭教育圖書及繪本、設計手作活動,並提供延伸閱讀書單供家長參考借閱。第2年,執行人員為加強「親場」帶領能力,發展出:自主成立「讀書會」,及「愛家成長營」,進一步發展因地制宜的多元推展模式,以期吸引不同時段的家庭成員參與。2.以國臺圖為例,執行由教育部委託發展之家庭學習方案(林如萍,2016),含括了「家長」學習之「親場」與以「同樂」為本的家庭共學體驗設計;利用圖書館既有優勢資源(包括Bookstart家庭成員為參與對象、親子學習空間、資深故事志工)進行推廣。經過培訓的團隊是執行家庭學習方案的主力與持續推展的關鍵,同時也是直接體驗的受益者,不僅應用所學引導參加者探討與家人互動的策略,同時也提升了個人家人關係、與親子互動。最後本研究提出公共圖書館推展「家庭學習方案」之家庭學習方案策略圖及相關建議。
  • Item
    從Bateson遊戲理論觀點探討不同族裔組合之幼兒於假裝遊戲之信號及後設溝通內涵
    (2019) 陳必卿; Chen, Bi-Ching
    本研究目的運用Bateson遊戲理論的觀點探討幼兒於假裝遊戲之信號及後設溝通內涵,並進一步分析不同族裔組合之幼兒於假裝遊戲的信號及後設溝通之內涵。研究方法採取質性取向,場域以立意取樣於花蓮縣境內阿汪附幼(化名),該附幼共有三個班級,皆採混齡主題教學,而本研究參與者為小花班(化名)的28名幼兒,且幼兒族裔的分布相當平均。此外,研究者角色為觀察參與者,以不干涉幼兒的遊戲活動為主,而資料蒐集方式主要是以系統化的觀察,輔以研究參與者的訪談、幼兒作品的蒐集,以及教師資料的提供,最後分析的架構為重複閱讀Bateson遊戲理論的觀點(遊戲框架、信號及後設溝通之概念),還有觀察研究的札記找尋重點與教師及幼兒的訪談內容,並透過開放式編碼進行分類與歸納,秉持這些嚴謹步驟,將原始資料經由有系統的模式逐步抽絲剝繭,期以呈現不同族裔組合(例如:原漢新、漢新、原漢及原新)之幼兒於假裝遊戲之信號及後設溝通內涵。本研究結果顯示:(1)在開啟假裝遊戲之信號及後設溝通出現族裔組合、個別族裔和表述形式的不同,但後設溝通都以相同澄清和解釋的策略來了解出現在想像情境裡有關真實環境的符號,以及玩物所指涉的行為,最後要在商店與餐廳知識及經驗的意義達共識才能有效啟動想像情境;(2)在維持假裝遊戲之信號及後設溝通沒有族裔組合與表述形式的不同,但他們都為延續想像情境,會用釐清、建議和協商的策略來了解出現在想像情境裡與真實世界行為不合邏輯的經驗或狀態,最後要在既合乎現實餐廳的脈絡,又不破壞目前情節的意義達共識才能有效延續想像情境;(3)在終止假裝遊戲之信號及後設溝通也沒有族裔組合與表述形式的不同,不過為了要結束想像情境,會用討論和修補的策略來了解出現在想像情境裡遊戲角色與用餐經驗有衝突的事件、立場和行動,最後要在符合餐廳經營條件的意義達共識才有能有效結束想像情境;(4)不分族裔組合之幼兒在開啟、維持與終止假裝遊戲的想像情境時,他們的後設溝通都會出現暫停遊戲角色和活動以真實身份來討論和說明行為舉止的意義。
  • Item
    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情境的關聯探究
    (2019) 葛惠; KO, 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的關聯,並探討不同背景(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在不同情境下(抑制情境、非抑制情境),其生理參數的差異。本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選定之11家非營利幼兒園,滿三足歲(小班)及滿四足歲(中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305份。研究工具選用「耳溫槍」測量幼兒的耳溫、「羅氏免疫分析皮質酮檢驗試劑」測量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emWave Pro HRV 心率回饋儀」測量幼兒的心率變異度、「ROSSMAX CF-155手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幼兒的血壓(舒張壓及收縮壓),以評估幼兒的生理參數數值;再由父母填寫的「幼兒氣質量表」收集幼兒氣質資料;進行「照片式社會計量」分析幼兒的社會地位狀況;並以賽門說界定為「抑制情境」、靜聽音樂為「非抑制情境」,收集幼兒的心率變異度及血壓資料。所得資料,依研究目的進行分析,瞭解受試幼兒氣質、社會地位與生理參數現況;並探討不同變項下之幼兒生理參數的差異。結果顯示: 一、耳溫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右耳耳溫均高於左耳耳溫。 2.情緒本質悲觀及堅持性低的幼兒右耳耳溫較高。 3.受歡迎的受試幼兒比被拒絕的幼兒左耳耳溫高,且被忽視的幼兒比被拒絕和一般組的幼兒左耳耳溫高。 二、唾液皮質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下午顯著高於上午。 2.上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活動量小的受試幼兒高於活動量大者。 3.下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情緒樂觀的受試幼兒高於情緒適中者。 三、背景變項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不同: 1.女生的左、右耳溫度均比男生高。 2.屬低反應閾者,男生比女生多;堅持性低者,則女生比男生多。 3.被拒絕者,四歲組比三歲組多;被忽視者,三歲組比四歲組多。 4.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幼兒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幼兒活動量低。 四、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有些不同: 1.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沒有不同。 2.抑制情境中,規律性高的幼兒心率變異高頻(HF)高,而反應閾低的幼兒脈搏較快。 3.非抑制情境中,趨性及適中的幼兒比避性的幼兒收縮壓高,堅持性適中的幼兒舒張壓高。 4.抑制情境中,社會地位不同,生理參數無顯著不同。 五、非抑制情境中,受歡迎的幼兒比受爭議的幼兒心率變異超低頻(VLF)高。 六、抑制情境中,心率變異高頻(HF)男生高於女生,心率變異超低頻(VLF)則中家庭社經者高於低家庭社經、高家庭社經的幼兒。 七、非抑制情境中,女生脈搏高於男生,三歲組脈搏也高於四歲組。
  • Item
    藍光照射合併光敏感物質A2E對人類視網膜上皮細胞之傷害效應
    (2019) 陳律安; Chen, Lu-An
    A2E (N-retinylidene-N-retinylethanolamine)為眼睛視循環之維生素A衍生物,可隨人體老化與褐脂質 (lipofuscin)漸進式地堆積於視網膜中,為眼底隱結 (drusen)形成的關鍵因子。已知A2E具光敏感性,經光線照射後可誘發活性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據統計現代人每日使用3C裝置的時間可長達9小時,暴露於藍光的風險增加。藍光因其高強度的光化學能量及高穿透特性可穿透瞳孔直達眼底視網膜,激發A2E光氧化反應,造成視網膜上皮細胞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損傷,進而導致黃斑部病變與視力下降。本研究目的在探討A2E合併藍光照射後對RPE細胞之負面效應。首先利用silica gel-C18管柱層析及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A2E化學合成,並以1H-NMR及LC-MS/MS進行A2E結構鑑定。細胞試驗則選用人類視網膜上皮細胞株ARPE-19,分別探討該細胞經(1) 不同A2E作用劑量;(2) 不同藍光照射時間,以及(3) A2E合併藍光照射等條件下,對ARPE-19細胞之影響。利用CM-H2DCFDA與MitoSOX Red染劑分別進行胞內及粒線體ROS生成之分析;以SA-β-Gal kit判斷細胞老化程度。結果顯示,A2E於生理濃度 (9 μM)下,若合併藍光照射可顯著抑制ARPE-19之細胞增生與造成細胞死亡;同時可促進胞內及粒線體ROS生成並加速細胞老化;而介入維生素E (vitamin E)可減緩上述之負面效應。此顯示藍光照射所造成之RPE細胞損傷可能與A2E誘發之氧化壓力有關。綜合上述,本研究結果有助於建構藍光-視網膜損傷之細胞實驗模式,未來可應用於篩選護眼機能性成分,亦可作為開發護眼機能性食品之參考。
  • Item
    山苦瓜活性物質TCD抑制人類胃癌細胞增生之作用機轉
    (2019) 駱曉彤; Lok, Hio-Tong
    動機: 先前文獻報導葫蘆烷三萜類化合物能抑制乳癌、子宮頸癌及前列腺癌細胞增生,具抗腫瘤的潛力。本研究室先前證實一種葫蘆烷三萜類化合物3β, 7β, 25-trihydroxycucurbita-5, 23-dien-19-al (TCD)能延滯細胞週期、引起細胞凋亡而抑制人類胃癌細胞株AGS細胞增生。然而其作用機轉未明,因此本研究接續探討TCD對於人類胃癌細胞株(AGS、MKN28、MKN45)增生的抑制效應及其誘導細胞凋亡之分子機制。 方法: 使用MTT測定TCD處理對於AGS、MKN45、MKN28存活率的影響。以流式細胞儀和西方墨點分析TCD處理AGS細胞對於細胞週期與細胞凋亡之相關蛋白表現量的影響。另外以西方墨點分析內質網壓力相關蛋白(GRP78 、p-PERK、IRE-1、XBP-1、ATF4、CHOP、p-JNK)的變化。 結果: 本實驗結果發現TCD可抑制胃癌細胞株AGS、MKN28、MKN45的增生,其IC50值分別為41, 40 和 45 μM。以TCD (30 μM)處理AGS細胞24 小時後,發現TCD經由抑制Cyclin E、Cyclin D1、CDK2、CDK4和p-Rb蛋白表現,造成細胞週期停滯於G1期。經TCD(30μM,24小時) 處理後顯著提升GRP78蛋白表現,激活未折疊蛋白反應中p-PERK、ATF-4、CHOP、p-JNK,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及激活凋亡蛋白Bax,活化下游 cleaved caspase 9、cleaved caspase 3和 cleaved PARP,而引起細胞凋亡。另 TCD亦可促使MKN28和MKN45細胞的提升GRP78蛋白表現,推測亦可激活這兩株細胞的未折疊蛋白反應、引起內質網壓力。以外,從MTT細胞存活分析結果發現化療藥物SN38和TCD以等比例(AGS --1:200,MKN45--1:2000,MKN28--1:300) ,合併使用時,能有效抑制AGS、MKN28和MKN45細胞增生,分別具協同 (synergism)或加成(additive)作用。 結論: 由上述結果推論TCD可經由延滯細胞週期、引起內質網壓力導致細胞凋亡而抑制胃癌AGS細胞增生,具抗胃癌的潛力 。而TCD與SN38併用可協同或加成性的抑制胃癌細胞株增殖,推測TCD具有增強化療藥物作用的潛力,但仍待未來更多研究證實。
  • Item
    山苦瓜葉萃取物對葡聚醣硫酸鈉誘導小鼠腸炎的保護效應與免疫調節之影響
    (2019) 陳巧紋; Chen-Ciao-wen
    發炎性腸道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隆氏症與潰瘍性腸炎,為一種慢性反覆發炎的免疫媒介疾病。在腸道免疫系統,輔助型T細胞 (helper T cell, Th)與調節型T細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失衡被認為與IBD有關。山苦瓜葉(wild bitter melon leaf, WBML)具有抗發炎、調節免疫、抗氧化等生理活性。本研究以葡聚醣硫酸鈉(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誘導小鼠腸炎模式,探討介入WBML對於腸炎疾病的可能保護功效與其作用機轉。 首先觀察預先給予WBML (4種山苦瓜品系:HL-2、HL-3、#1621、#8123) 預防性減緩腸炎的效應。將C57BL/6J小鼠分為正常控制組、腸炎組(DSS組)和DSS+EE (山苦瓜葉乙醇萃取物, ethanol extract)組,先管餵EE經1週後停止介入,再以3 % DSS誘導急性腸炎經5天後進行犧牲觀察,發現4種品系EE均能顯著降低血液中B cell、T cell以及Th1、Th2、Th17比率,推測WBML具免疫調節和緩解腸炎的潛力,其中以HL-3的效果較佳因此選用該品系進行後續實驗。 實驗二,將小鼠分為正常控制組、DSS組及DSS+WBML組(分別為餵食山苦瓜全葉乾燥粉末(whole leaf, WL)組、EE組和富含三萜類之區分物 (triterpenoid enriched-extract, TEE)組),管餵1週後再以3.5 % DSS 誘導急性腸炎並持續給予WL、EE、TEE經7天後犧牲。結果發現TEE顯著減緩腸炎小鼠體重減輕、疾病活動指數 (DAI)、脾臟重量增加情形和降低糞便lipocalin-2、大腸組織ICAM-1和腸腔沖洗液CCL2 (MCP-1)濃度。從組織病理切片觀察,TEE顯著降低DSS誘導腸炎的嚴重程度。而EE顯著減少腸腔沖洗液TNF-α和CCL2濃度。WL顯著降低腹腔沖洗液(PCW)中neutrophil、B cell 及血液中macrophage比率,EE能顯著減少PCW中neutrophil、macrophage、B cell 及血液中neutrophil、B cell 比率。TEE顯著抑制PCW中B cell及血液中neutrophil比率。進一步分析血液中T細胞次群,發現EE和TEE均顯著抑制 Th1比率,EE 顯著抑制Th2比率,而WL、EE、TEE皆能顯著抑制血液中Th17 比率並提高Treg比率。與DSS組比較,WL、EE、TEE組的腸繫膜淋巴結T-bet (Th) mRNA表現量皆較低,而Foxp3 (Treg) mRNA表現量皆增加,其中TEE組達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推測WBML可藉由調控DSS誘發腸炎造成之Th/Treg 失衡,具有緩解腸炎的潛力。
  • Item
    硫辛酸抑制第二型糖尿病大鼠肝臟NLRP3發炎體活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成之研究
    (2019) 楊灼華; Yang, Cho-Hua
    近來研究證實第二型糖尿病(T2DM)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間有相當大的關聯性,T2DM胰島素阻抗導致的肝臟NLRP3發炎體活化可能與脂肪堆積有關。α-硫辛酸(ALA)已被報導可改善T2DM大鼠胰島素阻抗和肝臟發炎。本研究探討ALA對高脂飲食(HFD)及鍊脲佐菌素(STZ)誘發T2DM大鼠肝臟中NLRP3發炎體活化、胰島素阻抗及脂肪堆積的影響。八周大的雄性Wistar大鼠以HFD (60%脂肪)餵養4周後,腹腔注射(ip)低劑量STZ (30mg/kg bw)並繼續餵食HFD巴已以後成功誘導第二型糖尿病,之後每日管餵ALA (50、100、200 mg/kg bw) 13周後,犧牲大鼠並採集血液進行分析、以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測量大鼠肝臟胰島素阻抗、NLRP3發炎體相關蛋白質、細胞激素IL-1β及脂肪代謝相關蛋白質表現量,並檢測肝臟中三酸甘油酯(TG)的濃度。結果顯示,給予ALA 50、100、200 mg/kg bw處理能夠顯著降低HFD/STZ誘導T2DM大鼠肝臟之TG含量,與DM組相比分別降低61.8%、71.1%、64.7%。此外,給予ALA 200mg/kg bw能夠顯著提升T2DM大鼠肝臟胰島素傳訊相關路徑蛋白質PI3K以及pAkt/Akt表現量170.3%、100.3%,並降低肝臟NLRP3發炎體上游之NLRP3蛋白71.1%、降低下游caspase-1、IL-1β蛋白表現量52.3%、34.21%和降低脂肪合成相關蛋白質SREBP-1c之表現量48.1%、並增加脂肪氧化酵素CPT-1表現量47.1%此外,給予ALA 200mg/kg bw能夠顯著提升T2DM大鼠肝臟胰島素傳訊相關路徑蛋白質PI3K以及pAkt/Akt表現量170.3%、100.3%,並降低肝臟NLRP3發炎體上游之NLRP3蛋白71.1%、降低下游caspase-1、IL-1β蛋白表現量52.3%、34.21%和降低脂肪合成相關蛋白質SREBP-1c之表現量48.1%、並增加脂肪氧化酵素CPT-1表現量47.1%。歸納上述研究結果,給予ALA處理能夠改善HFD/STZ誘導T2DM大鼠肝臟胰島素阻抗、發炎體活化及脂肪堆積之惡性循環。本實驗結果可作為未來評估ALA開發為預防糖尿病所引發NAFLD合併症的膳食補充劑或保健食品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