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三歲幼兒對於錯誤相信與思考泡泡作業的理解及以思考泡泡活動介入之效果研究
    (2006) 王雅婷
    「三歲幼兒對於錯誤相信與思考泡泡作業的理解情形 及以思考泡泡活動介入之效果研究」 摘  要 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灣三歲幼兒對錯誤相信概念的理解之發展,並嘗試將教學活動與幼兒錯誤相信理解之發展相連結。本研究第一部份主要是為了解台灣三歲幼兒對錯誤相信與思考泡泡之理解情形的基礎探究,研究對象來自台灣某縣之兩所幼兒園中68位三歲幼兒,研究者試圖運用錯誤相信相關作業(未預期移位作業與未預期移位作業)來探究三歲幼兒錯誤相信之理解的發展,並運用思考泡泡相關作業,探究幼兒對思考泡泡圖畫表徵特質的理解與運用情形。本研究第二部分則試圖檢視思考泡泡活動介入對於三歲幼兒錯誤相信之理解的效果,研究中針對實驗組13位大三歲組和18位小三歲組幼兒進行一系列蘊含錯誤相信概念的思考泡泡活動,並檢驗思考泡泡活動介入對於增進三歲幼兒理解錯誤相信相關作業的效果。  研究結果發現,性別、園別、年齡(大、小三歲)語言能力等變項並未對幼兒在錯誤相信作業之表現造成影響,且大小三歲組幼兒對錯誤相信作業的理解表現並未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進一步比較三歲幼兒在錯誤相信---未預期移位作業與未預期內容作業的表現差異,發現三歲幼兒在未預期內容作業的表現優於未預期移位作業的表現,此可能與幼兒在未預期內容作業中先經歷自己的錯誤相信以及情節內容較為直接明瞭有關。此外,針對錯誤相信作業之問題內容用字的部分進行比較,也發現使用「想」與「找」的字詞對於三歲幼兒判斷他人錯誤相信的正確性並無顯著影響。比較三歲幼兒在檢測自己錯誤相信與預期他人錯誤相信的表現,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在「檢測自己錯誤相信」與「預測他人錯誤相信」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多是一致性未通過檢測自己及預測他人錯誤相信的問題。 本研究雖然未針對三歲幼兒日常生活的對話進行觀察,但從幼兒們在開放性問題的回答內容分析中,發現三歲幼兒使用認知狀態的詞彙,如「想」、「知道」、「猜」、「覺得」等描述主角心智狀態的比例明顯少於以欲求有關的詞彙,如:「想要」、「喜歡」等來描述主角的錯誤相信。  本研究「思考泡泡作業」顯示三歲幼兒在施測者簡單的引導之下,不僅能夠理解「思考泡泡」是「他人思考的顯示」,也懂得運用「思考泡泡」作為判斷外在情境中他人想法之依據,更能透過「思考泡泡」理解主角的錯誤相信與事實狀態間的差異,清楚辨別兩者的不同。隨著幼兒年齡增長,大小三歲幼兒對於思考泡泡的理解則呈現兩種發展特性:(1)隨著幼兒年齡增長,大三歲組幼兒比小三歲組幼兒更能理解「思考泡泡」具有表徵他人錯誤相信的特質;(2)隨著幼兒年齡增長,幼兒則會持續改變對「思考泡泡」與「他人心智狀態」等開放性問題的回應,年齡愈大的幼兒愈能清楚地陳述自我意見。  本研究第二部分針對三歲幼兒思考泡泡活動介入的重點包括:在每個思考泡泡活動中運用思考泡泡圖畫呈現的方式以討論及強調主角的想法、思考、相信(真實相信與錯誤相信)和行動間的關係,讓幼兒藉由思考泡泡的圖畫表徵瞭解主角的思考狀態;運用觸覺與嗅覺活動強調幼兒個人思考狀態的存在;運用故事敘述提昇幼兒對於故事主角思考狀態的注意;讓幼兒參與活動以增進對故事主角想法與行動關係的理解。結果顯示,三歲實驗組與控制組幼兒在錯誤相信作業的表現達到顯著差異,且大三歲實驗組幼兒在思考泡泡活動介入後,其在錯誤相信作業後測總分(2.08分)超過機會水準(2分),小三歲實驗組幼兒的表現也趨近機會水準(1.89分),顯示以「思考泡泡」圖畫表徵心智狀態的方式則有助幼兒理解原本不可見的心智運作內容,而能通過後測的錯誤相信作業。此外,實驗組幼兒在錯誤相信--未預期移位作業中的進展優於在錯誤相信-未預期內容作業的表現,意謂思考泡泡活動的介入不僅有助於三歲幼兒意識到他人思考、想法與相信等心智狀態的存在和行動間的關係,而思考泡泡活動中多以未預期移位作業的故事敘述為主,更增進了三歲實驗組幼兒在未預期移位作業的表現,因而突破在錯誤相信作業的瓶頸。  本研究結果發現台灣三歲幼兒對於錯誤相信作業的理解方面,呈現與國外幼兒共通的發展趨勢,即三歲幼兒對於錯誤相信的理解仍在持續發展。此外,運用思考泡泡活動的教學效果方面,發現三歲幼兒對錯誤相信的理解上有顯著進展,顯示思考泡泡活動介入有助於提昇幼兒對錯誤相信的理解可能性。
  • Item
    幼兒在故事情境與真實情境中錯誤相信理解之研究
    (2006) 李姵嬅; Lee, Pei-Hua
    本研究期望藉由故事情境錯誤相信作業與真實情境錯誤相信作業,瞭解三歲幼兒錯誤相信理解的發展。研究的對象為六十位三歲幼兒,包含三十位小三歲組幼兒(範圍在3歲0個月到未滿3歲6個月),三十位大三歲組幼兒(範圍在3歲6個月到未滿4歲0個月),採隨機分派方式分派到故事情境或真實情境錯誤相信作業中。 以共變數分析去除語言和智力因素後,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 三歲幼兒在真實情境下表現較優且達顯著水準(p<.01),而在真實情境未預期移位作業中大三歲組幼兒的表現已超過機會水準。 2. 大三歲組幼兒對錯誤相信作業的表現較小三歲組幼兒佳且達顯著水準(p<.05),可以解釋為幼兒在三歲時對於錯誤相信的理解隨年齡增長而增進,幼兒漸能依他人的心智狀態來做判斷,而非僅靠外在視覺所看到的線索來判斷。 3. 三歲幼兒幼兒在「未預期移位」作業的表現比「未預期內容」作業的表現好,應是施測的方式較活潑,更加吸引幼兒的專注與興趣,幫助幼兒理解脈絡。